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节 奋起决战的外围战
    个人迷信不是真理,强权不是真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象一发’重磅炸弹直奔“两个凡是”派的主阵地。

    吴冷西责难胡绩伟;汪东兴发表严厉讲话……但胡耀邦说:“真理在手,心里不愁,决不后退!”

    坚决平反冤假错案,冲破不准开百人以上大会的壁垒,胡耀邦决定分批召开省市区、部委的“疑难案例座谈会”,几个小会加在一起也成了全国的大会了。

    要求复查中央专案和召开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的问题上,一连碰了几个大“红灯”,胡耀邦把中组部的几位局长召来开了一个会。

    胡耀邦说:几个月来,在好几位老一辈的招呼下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呼吁与支持下,我们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的步子是很坚定的,但是实际进展并不像理想的那么快。第一,中央专案组审查对象的档案材料都在中央专案组手里,他们不肯交出,也不让我们插手复查;第二,不是中央管的干部的案件,我们讲话也不顶用,连召开一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组织部长和中央各部委有关负责人会议,以推动一般干部政策的落实,都得由中央批准,实际上就是不让开;第三,我们主张办任何事都得实事求是,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更得实事求是,有人就打出“两个凡是”’,似乎只要是毛主席定的批的案子。即便不那实事求是,也只好随他去。

    “在这种情势下,我们应该怎么办?”

    讨论热烈而活跃。最后议决:

    第一,不准开百人以上的大会,就分批召开省市区、部委的小会,叫做“疑难案例座谈会”;几个小会加在一起,不是全国也是全国的大会了。过去打仗连死都不怕,还怕多费口舌多劳累?

    第二,“两个凡是”是可以打破也必须打破的。如果不打破“两个凡是”,让毛主席晚年的一些十分明显的错误想法和做法继续照样执行,一切的一切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还是让全国人心涣散、相互战备、相互斗来斗去,我们这个国家的任何主义的现代化都谈不上。因此,凡是不愿意亡党亡国的同志,都必须挺直腰板与这种错误思潮作斗争。立即向部分省市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长发通知,请他们带着一些最棘手的疑难案例来开会,一个又一个的小会接连着开,坚决冲破不准开大会的壁垒。

    那么谁来主持这一系列座谈会?

    胡耀邦与这几位局长谈话后经过一番思考,决定由中组部调查组的高奇,具体操办省市区党委组织部长分批参加的座谈会。

    高奇是一位中年干部。胡耀邦曾启发他注意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勇于实践,有空多读书。

    多读历史,特别要熟悉党的历史,“那是现实生活中正确做人的知识宝库啊!”

    这一次,胡耀邦又把他请到自己办公室,对他说:“你来具体操办“疑难案例座谈会”怎么样?”高奇说:“我还没主持过这样的会,中央又没有解决疑难案件的政策界限。”

    “政策界限一时还没有,”胡耀邦说,“这得靠我们去讨论实践。我现在只能给你四个字:实事求是。你就按这个精神去掌握。”

    高奇仍面有难色。他说:“您已知道我资历浅,而座谈会要研究的案例,许多都是省部级领导干部的问题,我……我……”

    因为会期已临近,胡耀邦毕竟有些急。他快步走到高奇面前,指着他说:

    “你还记得《论语》中的这句话吗?‘见利思义,见危受命’。还有,李大钊同志有一句名言: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你这也是见危受命,去担起我们党的道义。在目前形势下,我们不下油锅,谁下油锅?!”

    “再说,如果以后形势有了‘重大变化’,首先处分我,然后再处分你,怎么样,因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胡耀邦传奇简介 >胡耀邦传奇目录 > 第五节 奋起决战的外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