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04章 超强全新内燃机,合作基调
彭友华:“如果能加装更多的汽缸,动力提升会更惊人!”

    “这还是没有加装增压的前提,如果再增压的话,那才吓人!”

    ……………

    廖工到底是最专业的人士,所以激动之后冷静下来,眼神直盯盯地看着那发动机机身的材质,以及那一个个精妙的齿轮比,然后很有深意地看着王钧道:“王教授,我听有朋友起,你在材料领域也颇有研究?”

    发动机的一些大众型的设计并不是什么秘密,可难度就是在材料上!

    国产发动机为何到010年左右才完全能量产化?就是因为那时候才能制造出能大规模制造发动机的合格金属材料,而这仅仅是0的发动机,更大排量的发动机对材料以及机械设计要求更高,暂时国产车企还没能力制造出来,更没有合格的量产材料。

    理查德听了廖工的话,眉心就是直跳,因为只有他知道,这次实验室内制作这款发动机的所有材料,都是王钧自己带来的,只有无关紧要的零部件是用的实验室内的高端金属材料,可就是这种实验室的高端金属材料,在这款发动机上也只能用在非关键部位,不然绝对承受不住。

    所以,他此刻也明白过来,其实这款发动机最大的秘密或许就在这材料之中。

    毕竟,奇妙的设计只需要灵感就能出现,可是要实现奇妙的设计,就需要实打实的工业基础了,不然就没有实现灵感的材料。

    这也是中国在重工业领域落后于欧美日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因为材料领域的积累太少了,在汽车以及航空发动机上的发展就会很缓慢,现在这已经是阻碍工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了!

    这是没有捷径的道路,只能不断的投钱去一点点积累,去走别人走过的路,不可能几年时间就走完了别人几十年的路,除非欧美日本这些发达国家会将现成的材料技术交给你,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当然,鉴于一汽旗下的红旗投资五百亿最终造出了一个让几乎所有老百姓都看不懂的车,事实证明了,大多数国企机构的研发能力,也是让很多懂行的人比较悲观的。

    当年福特和通用在丰田和本田等日系汽车大规模入侵美国市场的压力下,两大美系车企合作研发V8大排量发动机,一起也就投资了两亿多美元,耗时不到两年就成功实现了量产。

    彭友华冷静下来,也是急忙看向王钧。他作为一汽高层之一,最明白这其中的难度,也明白大多数的国企研究机构是靠不住的,可以是白扔钱,想出成果几乎靠运气。

    红旗的五百亿研究项目,彭友华亲自就有参与。

    还有就是,当年中华华晨投资两百亿研究自主汽车平台,最终却也是无疾而终,反而依旧使用的是日系和德系的汽车平台,但是两百亿的研究资金还是一分不剩,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两百亿投资到哪里去了!

    一汽当年还花费数亿购买了意大利设计公司的淘汰设计,这几乎像是清末腐朽时代一样,将西洋遍地都是的东西当作宝,可见当年一汽的高层是多么的无能,或者就是和意大利的公司沆瀣一气!

    如果王钧掌握了更先进的材料制造工艺,那么这个意义比仅仅造出一款发动机更为巨大!

    而且,如果彭友华能引进这其中的材料技术,那么他在一汽的地位绝对火箭一般的上升,下一次换届的时候直接坐上一把手都可能。

    王钧没有看彭友华热切的眼神,轻轻地摇头,平静地道:“不敢很有造诣,我还在学习,材料是一个很庞大的学科。也是工业之母,我这款发动机,是用的一种试验性质的材料,目前还没有掌握关键。等以后有机会,我们再合作!”

    他不会傻傻地将自己的一切都绑在一汽身上,没有一家国企是甘心给一个民企做陪衬的,因为他们是国字号,一个不心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超能重工简介 >超能重工目录 > 第204章 超强全新内燃机,合作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