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节 逍遥津
“哦,愿闻其详。”江烽神色不变,虽打造一支属于淮右自己的骑军是自家的心思,但是他也并非听不进人言的人主儿,罗邺和赵文山都是河朔悍将,这么肯定有其道理。
“君上,骑军和步军不同,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其行进方式,步军是用两条腿走路,这人一生下来就是靠两条腿走路,所以这无需训练,自然就会,但是骑兵不一样,骑兵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就是骑乘战马的问题,对于一个寻常旅客,要学会骑马乃至顺利的旅行,也许一年半载足矣,但作为一名骑兵,这远远不够,三五年能让骑术精湛已经是非常难得或者有一定骑行赋的了,寻常人要真正达到骑术精熟,并能双手脱缰飞驰而不受影响,起码要六到八年,也就是要六到八年的训练,才能够完全胜任在战马上劈、砍、削、刺、抹、挑等基本战术动作,……”
罗邺解释得很详尽,不愧是大家出身,讲述的内容也是通俗易懂,详略得当。
“以某来,某家中便有马场,自幼便开始骑马,从九岁开始算正式骑马,十四岁便开始在马上习弄兵器,十六岁才算是勉强成为一名合格的骑兵,一直到二十岁才称得上真正精熟马术与武技,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骑将,也是二十五岁之后才敢,……”
“像淮水以北,本身不产良马,谙熟马术者不多,而对于平常士卒来,要让他们从步兵变成骑兵,他们的年龄已经过了最适合习练骑术的时候,除了本身就有良好武道基础者外,其他人就算是花上三五年也很难达到让人满意的骑术水准,……”
“而像北方,尤其是河水以北地区,本身产马,且大部分人少年时代便开始骑马,大多数人迫于生计,为人放牧或者充当商队趟子手,那都是片刻离不开马,在塞外,无论胡人还是汉人,那更是经年累月生活在马上,所以为什么胡人在骑兵上的优势最为明显,就是因为他们从一出生就在马背上,……”
“这些人比起我们淮右骑军,生就多了十多二十年骑马经验,就凭这一点,我们现在的淮右骑兵就难以赶上,所以属下以为我们要扭转这个不利局面,就应当扬长避短,兵员可以考虑从河朔、平卢、幽燕甚至塞外等地招募,马匹西北或者幽燕这边均可,以君上之胸怀魄力,属下认为要招募三五千甚至更多的骑兵士卒不在话下,尤其是在当下的情形下,……”
罗邺这番话得相当顺耳,无论是江烽,还是其他人,都听得十分舒服,不过对于罗邺最后提出还是应当想办法从河朔、平卢这些地区通过直接挖人的方式来充实淮右骑军,江烽倒没有明确表态。
给出了建议之后罗邺倒是没再多,他也知道这些话有些犯忌讳,淮右本地骑兵水准很难达到最好,必须要河朔或者平卢那边的兵源来训练,这种观点能不能被人君接受,还不仅仅是感情问题,也还涉及其他,罗邺也隐约知晓,但他觉得自己问心无愧。
商议散了,江烽却独自陷入了沉思。
淮右骑军的问题需要得到正视和解决了,连秦再道都意识到骑军的兵源和训练需要改弦易辙,对于具有一定武道水准者,这不是问题,一切问题都可以克服,但寻常士卒就不一样了,而骑军更多的思考寻常士卒充实起来的。
罗邺冒着一定风险进言,估计进了言之后也许还会有些后悔,担心自己会不会有其他看法,不过江烽对此倒不太在意。
就目前来,最好的兵源的确是来自河朔,平卢局面还算稳定,要想在平卢募兵,远不及在河朔和泰宁军辖下方便快捷,甚至开销也更。
这些地方的骑兵兵员大多是自接触马匹,比起淮右许多骑兵都是成年之后才来学骑马,这无疑就多了许多年的经验,这一点,尤其是幼年就会骑术,是成年学骑射完全不能比的。
秦再道也就是对比了河朔军的骑军水平,才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