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章 世间安得双全法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隔着岁月的河,一直站在今世的红尘,望着彼岸的华仪锦心、至情至性的男子——仓央嘉措,我心里涌起的是阵阵莫名的感怀。

    一句“世间安得双全法”,将人生种种得与不得的苦楚,将尘世中无法握紧的爱与情问向苍天,问向世人。只可惜,问破一生心,问过三百年,都是令世人扼腕且无法回答的绝响。

    这一瞬,竟然有浊泪滴落。

    原谅我是如此的多愁善感,禁不住端坐电脑前一字一句敲下这荡气回肠的诗章。也许,前生或者今世,那一个情字,早已入了眉际,挥之不去,任你一路种下苦菩提。只是,这一念之外,些许言语,我们便各自流转,失散在红尘万丈里。

    潋滟的黄昏,寂寞的人,孤单的心,喧闹而又欢腾的都市。书房里流淌着黄灿忧伤的声音:“黄玫瑰,别伤心,别流泪,所有的花你最美。”魂飞魄散的曲子,听的人愁肠百结。

    “不负如来不负卿”。敲下这句诗,让我有瞬间的恍惚,仿佛置身于一出才子佳人的折子戏里,提起笔,却久久未曾落下。只是那一笔,写下去,画地为牢的心事便流溢了出去。

    又是一年春来早,桃花还未曾十里燃烧。窗外,车如水,马如龙。这城市的尘色太重。握一杯茶之浅淡,我已不能作声。这世间太多的悲喜,让我们无法相逢。收了绵针,藏了柔软。树叶唱花腔,年月如花,如此薄凉。

    懵懂少年时,回头君已去。终究已是发黄了,摊开双手。空空如斯,如初游荡。生涯中的山河岁月渐渐淡去,没有曾经沧海,之于此,却有除却巫山不是云之感。

    红消,绿殉。山穷,水复。

    东风轻薄,西风欺瞒。可曾有红酥手,持彩练为你舞一曲?这曾经一起伤心快乐的日子,我们的渊源,是与不是两相难!

    饮尽月色华年,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世事恰如迷局,子起子落的地方就是皈依。也许,谁人与你,都永远只是一棹。我却,遁不出去,一如三百年前的仓央嘉措。

    我的字句,何以洗去铅华?只是我的字,到此作罢,其实我也惊怕。

    只是,从此后,曲有误,谁来顾?

    读仓央嘉措的诗,最好于月夜之下斜倚窗前,身旁,熏一炉檀香,燃一支凤烛,煮一壶绍兴黄酒,在那悠哉游哉中一路品读,不只为那个美丽的传说,更为彼此心中浮动着的爱情。一边听着花雕在火红的炉上“哔剥”作响,一边嗅着檀香在屋里飘溢流转,于万种风情中将诗章的浪漫与哀愁通通不经意地采撷,和着滚烫的花雕咽下,于不羁间将诗人古老、战栗的灵魂轻轻抚摸。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轻轻吟诵这首诗,却发现字里行间处处流溢着戴望舒笔下《雨巷》的哀怨、静谧与空灵,骨子里流淌的是一种冷艳的凄婉的美。失望和希望,幻灭与追求,都交织在诗人的心头,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怕不就是仓央嘉措心头的玛吉阿米?那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又何尝不是披着迷惘情绪的仓央嘉措?

    思念是遥遥的距离,尽管身在佛门,但仓央嘉措仍然感觉到自己的生命里依旧不是一个人在独自行走,因为有着她的相思在做伴。在黄昏的时候,总有许多想念涌上心头,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更是特别的多,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记忆中不段闪现过的片断,今天把昨天的掩盖去,前天的便开始淡然,然后,周而复始。某一刻,忽然触动那根心弦,不管前天还是昨天,通通的,甚至若干年前的,都漂浮眼前,恍若隔世由此而来。

    她是他今生今世在茫茫人海中遇到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令他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相见何如不见时简介 >相见何如不见时目录 > 第三章 世间安得双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