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1、何应钦获得满堂彩
    湘西会战应该说是何应钦的精彩之笔。八年抗战,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大小战役百十次,会战22次,湘西会战是取得最终胜利的一次。以往的会战,国民党军队也曾取得无数次的胜利,但都是会战中的局部胜利,比如说台儿庄大捷、长沙保卫战、衡阳保卫战、临沂保卫战等等,都充分展示了中国军人的勇猛顽强,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给日本帝国主义以重创。可这些胜利最终都没有坚守住。

    从国内形势来分析湘西会战,这次战役同徐州会战的背景很相似。徐州会战是个转折点,湘西会战同样也是一个转折点。1937年卢沟桥事变,中国全民抗战爆发。这一年中国军队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会战,一是淞沪会战,二是南京保卫战,两次会战都以国民党军队的惨败宣告结束。

    中国的天空乌云密布,抗战亡国论和大日本帝国不可战胜等汉奸言论充斥社会,中国军队士气低迷,中国人民唉声叹气。他们看不见抗日战争胜利的丝毫光明。占据绝对优势的中国军队,竟被日本军队打得落荒而逃,甚至丢失了国都,屠杀了中国同胞30多万。这个局面让人心灰意冷。

    1938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最为关键的一年。当时全国上下弥漫着失败的悲观情绪,能不能尽快驱散这股危险情绪,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这副历史的重任,不经意间便落在了李宗仁的肩膀上。徐州会战,在李宗仁的直接指挥下,中国军人浴血奋战,共歼灭日军20000多人,是抗战开始以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开了正面战场胜利的先河,彻底打破了大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谬论,成功地扭转了国民党军屡战屡败的不利态势,使中国人民从中看到了抗战的光明前途。

    1945年4月的湘西会战,也有着同等的意义。1944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危险最大而忧患最深的一年,这一年日军发动了豫湘桂的“一号作战”,国民党军队损失60万,丧失了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的大部分地区,丢掉了四个省会,146个中小城市和36个飞机场。中国军队在整个会战中,除了衡阳坚守孤城47天外,几乎是一触即溃,一溃千里。在当时全世界各同盟国都已转入全面反攻时,出现这样一场大败仗,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全国上下改组国民党的呼声再起,蒋介石在与美国的角逐中处于被动,更是在国际上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国民党的统治岌岌可危。

    蒋介石为给国人一个全新的印象,大力整饬军队,枪决两名擅自逃跑的中将军长,向美国贷款购买武器装备。同时美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答应为蒋介石武装35个师,并帮助中国军队进行美式训练。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日军发动了芷江作战。期待已久的中国军队的反攻,就在这里打响了,沉默了两三年的国军要在湘西重现台儿庄之战的雄风。

    湘西会战经历一个月的攻势防御,采取逐次抗击,诱敌深入,分割包围,聚而歼之的战略战术,可以说十分成功。第二阶段的战略反攻,在前期也是十分有效的,大力杀伤了日军的有生力量。然而,蒋介石的“军事服从政治”,致使湘西会战的第二阶段匆匆收场,这就使湘西会战大打折扣。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经中国士兵流血牺牲,付出巨大代价把日军包围在雪峰山中,竟为了国民党的六大会议的需要,网开一面,放走被围日军,杀人恶魔逃之夭夭。国民党蒋介石的这种有悖于中华民族利益的做法,几十年来都遭到史学界的强烈谴责和批判。蒋介石搞的这种“军事服从政治”是最不讲政治的表现,不从民族大义出发,不从抗战大局出发,不顾湘西百姓和参战官兵的感情,一味强调六大会议上国民党的脸面。为装饰这点门面,竟对罪恶滔天的恶魔,施以仁慈,罪不容诛!

    尽管湘西会战虎头蛇尾,当时的中国民众不知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湘西大会战·1945简介 >湘西大会战·1945目录 > 1、何应钦获得满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