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一章 生命线
    亲历者

    何开枝——时为滇缅公路筑路劳工

    杨 广——时为滇缅公路筑路劳工

    蔡文伯——时为滇缅公路筑路劳工

    王亚六——时为归国华侨滇缅公路运输队第十二大队司机

    翁家贤——时为归国华侨滇缅公路运输队第五中队司机

    龙启明——时为原中国航空公司驼峰飞行员

    吉福德·布尔——时为原中国航空公司驼峰飞行员

    杰伊·文雅德——时为美国陆军航空兵指挥部驼峰飞行员

    编导手记

    我想给他们立碑,却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我想给他们唱一首赞歌,却没有人表述过他们的功绩。

    其实他们从没想过立碑,也没想过赞歌。

    他们心里只有抗争、抗争、抗争!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云南几十万老少妇孺用双手和简易的工具,修筑了一条1000多公里的滇缅公路。而这条公路在抗战前期成为了国际援华物资进入中国的唯一通道。

    1942年,滇缅公路被日军封锁。中美空军开辟了飞越喜马拉雅山脉的驼峰航线,这是中国与外界联系最重要的航线,也是唯一的生命线。1500多名中美飞行员在这条航线上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我想跟他们说,你们很伟大!

    但或许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伟大,因为他们那时或许只有五六岁。

    我想跟他们说,谢谢你们。

    但或许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谢谢,因为他们来自大洋彼岸遥远的国度。

    或许他们有些人根本没能看到抗战的胜利。

    或许他们有些人并不知道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但几十年后的今天,我想对他们说,滇缅公路是一项可以媲美苏伊士运河和万里长城的伟大工程,而驼峰航线,至今是世界航空史上最危险、最悲壮和飞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国际空运线。

    是他们,给予了中国人民抗战的资本。

    是他们,给予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希望。

    对于他们的伟大功绩,立碑,太过庸俗。

    赞歌,太过无力。

    我所能做的,只有让生者给我们讲述他们亲历的故事,缅怀逝者,珍惜现在!

    全面抗战爆发之初,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就提出了一条修路的方案,该路起于云南昆明,终于缅甸北部的腊戍,这就是著名的“滇缅公路”。因为中国工业基础薄弱,打这么大一场仗,不靠外援是不行的。修筑滇缅公路,可以保证在日军完全切断中国海岸线后,援华物资还能通过缅甸进入中国。

    1937年12月开始,各地民工陆续到达,准备开始修建工程。这些人中,十之七八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并且,往往是祖孙三代一同上路。

    1938年1月,快过春节了,云南省龙陵县13岁的少年何开枝,却被征调进山修路去了。当时何开枝并不知道为什么要修路,他说:“只知道要修路,要派民夫,就派我去了,我们是自己带着锄头去。”那个时代,这些民夫被集体征调进山修路,都叫尽义务。杨广说:“到哪里都是自己拿米,自己带钱,规定你去半个月,你到第14天跑回来都不行,一定要去满半个月。”

    像何开枝一样的修路者们有的人得走上三五天才能到达目的地,而且要自带粮食、锄头和斧子,忍受着风餐露宿之苦。

    蔡文伯就是一名当时参加修路的民工,他回忆说:“整个省的老百姓都被派来,挑着担担,队尾巴在这,队头子到那边。家里没有劳工,女人也要参加修路。”

    1938年1月,滇缅公路总工程处紧急成立。由于当时缺少受过训练的专业技术人员,滇缅公路总工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的抗战1简介 >我的抗战1目录 > 第十一章 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