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女雕刻家》——从左下方看
    我有一名友人,年过半百,真实不打折扣地经历了整整半个世纪的现实艰难人生,他喜欢两手一摊,带着一种世故、世故堆积出来的洞见、洞见之后必然的无奈、无奈多了衍生的豁达,说:“没办法,事实就是这样。”

    听久了,我难免会想,事实真的一定非这样子不可吗?

    如果事实只是这样子,那托尔斯泰的小说早在一百年前就已然客观存在,是一种没被更动过的事实如此,那为什么这一个世纪来虽不至于到言人人殊的地步,但确实也不断有新的洞见、感受、诠释和主张呢?

    或者,我们该抬头看看我们头顶上这颗也照好人也照歹人的老太阳。这家伙更是打人类出现在这个行星以来就已然客观存在、没改变过(就算它其实一直在燃烧改变也非我们肉眼可能察觉)的事实如此,但为什么有人看到的是神、是金马车、是乌鸦、是嵌在天顶一颗最灿亮的宝石,是绕着我们自强不息的忠实谦卑星球,是宇宙的中心,是广漠无垠星空的一粒微尘呢?

    所以说,事实极可能不是非这样子那样子不可。这里,我们暂且不进入“你看到的绿色是不是和我看到的绿色一模一样?”这类麻烦的认识论问题,我们想说的只是,“事实”通常太庞大了,太多面了,而且往往自我矛盾不成秩序,你看它的位置或角度不同,追问它不一样的问题,往往就会得到不尽相同、甚至完全背反的另一种“事实”。

    好,我们继续来看米涅·渥特丝,以及她迥异于前人的新古典推理走向。

    左下方的人

    《女雕刻家》,就是这本书彻底打挂了美国人,拿下该年爱伦·坡奖年度最佳小说——看过书的人不难知道为什么,这本书长得极像美国当代著名的惊悚小说及电影,是推理小说中一记结实有劲、可应声击倒人的punch。

    上一回的《冰屋》,我们谈到了渥特丝放弃了固定的侦探,从而争得一种个别且重新凝视不同罪案的自由。得到这种自由,她凝视罪案的位置和角度也就灵活起来,有所改变,从而,老伦敦的罪案也就呈现出不一样的长相、内容和意思。

    如果一定要用简单的话来讲渥特丝的不同位置和角度,那我个人会说,她是从左下方看的——就社会阶层和财富地位来说,是下方;就政治光谱和社会主张来看,是左边。我们都晓得,欧洲从工业革命前后以降,这个“下方”和“左边”一直有着趋于同一的倾向,很多时候它们只分别代表着不同的面向而已。

    在《冰屋》一书中,渥特丝通过两个人的眼睛来看这个罪案和世界,一个是阶层并不高且满心愤世嫉俗(左边的标示之一)的警佐,一个则干脆就是个“女性主义者、左翼分子兼前共产党员”的激进女性。在《女雕刻家》中,女性的角色稍稍提升也缓和了些,成了个满心正义感的年轻女作家,但男警察的角色却往下探底,成为一个退职的、充满不安全感和攻击性的前警员,并加上一个肥胖、凶暴但聪明绝顶的弑母杀妹女凶手。在她的第五本书《回声》中,则整部小说转入了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世界,负责探入并揭示的,则是左派杂志编辑出身、极不得志屈身在煽情小报混生活的男记者。

    这些人,当然和过往古典推理那些习惯住右边楼上的福尔摩斯、波洛、布朗神父、温西爵士等大不相同。

    3%的失业率

    有关这上下景观有差异,我们知道,但通常会是怎么个差异法呢?这里我们来举个例子,或说是做个类比——近些年台湾失业率的攀高似乎一直有蠢蠢欲动的迹象,我们就拿这个来试试好了。

    让我们设定失业率为3%,一个稍微暧昧的数字。

    3%失业率,就习惯宏观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来看,尽管有着警讯,但并非什么大不了的状况,因为这不仅仍在整体经济的“可容忍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那时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简介 >那时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目录 > 《女雕刻家》——从左下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