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是走村入户,帮老百姓服务,党员积极分子带动一般户,帮老百姓担柴挑水,拉着家长,或者把我党的方针政策编成戏,演给老百姓们看,这样,也就把抗日的政策宣传到老百姓的心里去了。

    蛤蟆湾属于雉水县第八保,保长就是侯老八。侯老八小时候练过武,当过两年兵,会舞枪弄棒,养着一帮打手,暗地里又与土匪勾结着,红黑统吃,所以他就被国民政府重用了,当上了保长。侯老八虽说是保长,却也是喜武轻文,大字不识不了几个。这时候,蒋委员长正倡导新生活,啥叫新生活?用孙秀才的话说:“,俩字:文明。”当然,不识字就是标准的不文明。侯老八呢,不识字不说,还长着一脸横肉,加之整日里与黑道上的人混,一身的匪气,与新生活倡导的国民政府官员形象相距甚远。不当保长不文明也就罢了,当了保长总要象个当保长的样子。于是,侯老八就穿上中山装,戴上礼帽,上衣兜中挎了三只钢笔,拄着文明拐棍,装扮成一个文明时尚的党国要员模样,与乡长、县长会面时,只要不说话,也满象国民政府的文明官员呢。

    鬼子这一次进村,没有听到锣响。因为孙秀才不愿为鬼子卖力,藏了起来。所以鬼子没有找到孙秀才,也就没有集合老百姓,只好就在那棵老榆树上贴了一张布告。布告刚刚贴好,彭雪枫领导的新四军的队伍就打过来了。于是,鬼子撤,新四军追,一阵枪响之后,蛤蟆湾又恢复了平静。

    这时候躲在四面八方的人们才走出来,见老榆树上贴的有布告,也都围上去看。可看来看去,却看不出名堂,一个个围在布告前横瞧坚瞧,议论纷纷,却说不出布告上的名堂。你听听他们的议论:

    “这布告,好,字好,你看,多大呀!”

    “写这字的墨也好,你看,黑,比上一回的还要黑!”

    “这布告的纸也好,又白又柔和,撕下来给我擦腚最好不过了!”说这话的是一位汉子,说着就去撕那布告。

    就在这时候,不知什么时候从汉子背后伸出一只大手,大手抓住了他的小手:“你敢撕皇军的布告,不怕小日本用刺刀挑了你?”

    大家一回头,却见是侯保长来了。

    于是,大家就本能地往后面让,将身子往后缩。

    侯保长拉着他的文明官员作派,捏着官腔,不紧不慢地教训乡亲们说:“什么大、黑、白的?都识字吗?嗯?谁认得谁给我念念。”说这话的时候,太阳光斜照在他中山装上的三只钢笔上,闪着金光,侯保长拿他的文明棍往布告那两个字上一指,对着乡亲们象老师教训小孩子一样:“看清楚了,这是什么?嗯?――布告!”

    汪有志那时还不叫汪有志,而叫小笑。说起他这个小笑的名字,还是他一出生时给大家伙儿开了个玩笑留下来的。“九一八”事变那年,蛤蟆湾村东头有户姓汪的人家,生了个大胖小子。那小子开始出生时,老是跟爹娘开玩笑。眼见着就要临盆了,汪家老汉忙着去东庄,急吼吼地将接生婆杨三奶接到家来,又沏红糖茶又抓红枣儿,还煮了一锅红鸡蛋招待杨三奶。汪家亲朋好友也都来帮忙,祝贺汪家添喜。可那那小子却赖在肚子里不愿意出来了,说是难产吧,孕妇一点儿也不难受,产道里虽说也有粘乎乎的东西流出来,但那裔包却不破,一会半会儿地也就算了,整整三天,那小家伙在他娘的肚子里就这样跟老娘捉迷藏:一会儿说要生了,大家紧张得不得了,慌着作准备。等准备好了,他又从产道里回子宫里睡觉去了。亲朋好友,都被这个小子折腾疲了,也都回了家。可偏偏就在这当儿,这小子“哇”地一声出世了。

    “看看,是位带尾巴的,汪家有种儿了!”

    杨三奶将那足足八斤重的胖小子高高举起,给众亲朋观看。就在这时候,那小子却“卟,卟,卟”连放了三个响屁。

    “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苦笑一生简介 >苦笑一生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