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九六章 诸洪钧
秦军之计也!’他研究了镇南水军当时采用的战法,乃是拉开距离,边打边跑,绝不与楚军靠近,更不与其进行接舷战。

    然而在之后决定性的洞庭湖水战中,秦军却一反常态,主动与楚军接近,展开最残酷的肉搏战。再看后来五十年间,对南亚、北非、中东、西方各国作战时,终其辉煌的海战史,也依旧是以炮战加接舷战为主,在也没有出现过‘拉开距离、边打边跑’的情况。

    对此,很多史学家认为这是秦国水军强大了,只有别人跑的份了。但范文正公认为,以这个年代的水战水平看,若想重创甚至是消灭敌舰,就必须要无限靠近,靠的越近杀伤力就越大,向秦国在初始阶段采用的战术,只能说是骚扰,并不具有多大的杀伤力。

    那秦国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战术呢?范文正认为,除了发挥战舰的速度外,还隐藏着一个更重要的意图——要将楚国桨轮船之外的其它战舰,尤其是恐怖的楼船巨舰排除在战场之外,进而达到两个目的。

    其一,给楚军以‘桨轮船的时代到来了,其余的战舰都要过时淘汰了’的错觉,使其进一步重视桨轮船,忽视其它战舰。其实楚国一开始只将桨轮船当成一种特殊的军舰,并没有打算因此停造其它战舰。然而现实情况是,其它战舰根本插不上手,也就逼得他们不得不增加桨轮船在水军中的比重。

    其二,既然是桨轮船之间的战斗,损耗的自然就是桨轮船。频繁的战斗中,楚国的桨轮船损耗巨大,迫使他们产能一般的三大船厂拿出三分之二的产能生产桨轮船,以供应前线使用;剩下三分之一的力量,则集中在开发更大更强的桨轮船上,以至于从天佑五年开始,楚国再也没有一艘划桨战船下水,全部改成了用明轮的桨轮船。

    随着楚军彻底淘汰划桨战船,一个严峻的问题便来了,他们不得不重建整支水军,包括那些曾经引以为傲的楼船巨舰,都不得不退出现役,舰上官兵全部转到桨轮船上服役。

    对此,范文正有一个辛辣的讽刺,叫做‘自废武功’。在他看来,楚国放弃了原先的优势,跟着秦国人的屁股走,结果将自己降到与秦军同一水平线上,主动将五十年的优势化为乌有。

    甚至于因为秦国起步早,一度还领先于楚国,不过经验丰富的楚国人并不担忧,他们以极快的速度迎头赶上,完全消化了‘明轮驱动’技术,并开发出了结合楼船与桨轮船优点的‘巨灵神舰’,最多再过三年,便可以将优势恢复回五十年。

    但就在这旧力已去,新力未生之时,秦国悍然展开了灭亡齐国的大战。楚国别无选择的与齐结盟,向秦宣战。然而对于在这个节骨眼上开战,诸烈深感郁闷……他的巨灵神舰刚刚下水,还没有形成建制呢!所以在战争初期,楚军表现出来的消极拖延,便很好理解了——人家还没做好准备呢……

    然而局势的恶化出人意料,就在楚国人磨洋工的功夫,秦军便已经攻克了虎牢关,彻底掌握了主动。面对着岌岌可危的形势,诸烈只好不再拖延,一面仓促从水路进攻秦国,一面还派出二十万大军从陆路支援齐国。

    后来的结果众所周知,毋庸赘述。

    双目无神的沉思半晌,诸烈终于明白了自己败在何处,辛酸的苦笑一声道:“仅仅因为秦军船快,便轻易放弃多年积累的优势,转而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盲目追求在速度上也压倒对手,却忘了在真正的决战时刻,比拼的还是谁更猛更强。从一开始,就被人家牵着鼻子走,我败得着实不冤啊……”

    秦雷点点头,轻声道:“你不得不承认,我那老哥哥要比你强。”

    “活人让死人算计,谁强谁弱还不是一目了然吗?”诸烈坦然道。

    “上柱国确有大将之风。”听诸烈终于给与伯赏元帅应有的评价,秦雷仿佛完成一桩心愿一般,长舒口气道: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权柄简介 >权柄目录 > 第六九六章 诸洪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