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 秘密杀人武器
    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以后,日本军部就公开声言:“非研究一种或多种为人力所无法抗拒的秘密杀人武器不可。”1942年,日本首相东条在帝国议会预算委员会答辩时声称:“目前正在进行新武器的研制工作。”同年7月25日,日本“大本营记者视察团”来伪“满洲国”视察,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助理浅冈向记者团透露:“很早以前已经开始了研制新武器的工作”,并给记者团放映了这个绝密“新武器”的纪录影片(为此关东军司令部给予泄密者以严重警告处分)。这种“新武器”是什么东西?日本记者是不会公之于众的。其实,在日本也只有少数军事要员知道内幕。

    1940年,在我国东北哈尔滨以南20公里的平房车站附近,日本关东军建立了一个奇怪的部队,划出了方圆六平方公里的军事禁区,名曰“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总部”,后改为“731”部队。在北京东单、南京中山路和广州、济南等地都没有名为“防疫给水部”的部队,各有翻号。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新加坡也建立起同样的部队。难道这些部队真正是为供给日军吃水需要而建立的吗?

    细菌战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许多地方曾经发生瘟疫蔓延的惨祸。在正面战场有浙江的宁波、衢州、金华、温州,湖南的常德一带,都发生过鼠疫、伤寒:在敌后战场,包括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等许多抗日根据地,曾流行鼠疫、伤寒、炭疽热等多种瘟疫。染病身亡者不计其数;在广大东北地区,包括哈尔滨的平房地区和吉林农安、孟家屯也都有过鼠疫等疫病灾祸,甚至抗战胜利以后,还有鼠疫蔓延。难道这是自然发生的吗?完全不是。凡是受害地区的我国同胞,都知道这是侵华日军进行细菌战造成的灾祸,尽管当时日伪当局采取保密措施和欺骗宣传,但都无法隐瞒日军进行细菌战的罪恶事实真相。

    世界上最早揭露日军细菌战罪行的是中国各地的抗日报刊,揭露了许多日军发动细菌战的罪行。现摘录几段原始的报道:

    1940年11月9日《晋察冀日报》报道:“敌人在盂县(山西省)普遍撒放病菌,故所有灾区患病现象极为严重,如八区之榆林、南北河,四区之上下石塘,病在炕者竟达人口总数的95%以上。”

    1941年12月25日《晋察冀日报》刊载特派记者戴烨《人间地狱》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记述:“在孟县城,敌人收集老鼠、蝗虫,在上社,敌人收集蝇子,在椿树底,敌人收集蚊子,并规定1毛钱找20个,起初人们还惶惑不知作何用处,一直到疾病到处流行,人们才从汉奸嘴里晓得,敌人收集了蚊子、蝇子、老鼠、蝗虫,是用以传染疟疾病、伤寒、霍乱、鼠疫等疾病的,因此在‘治安区’(即“集家并村”地区)疾病流行得非常厉害,几乎每村病人均在90%以上,而在盂口村里,竟没有一个健康的人。在五台(县)东峪口一天即死去10余人,一月死掉五六十人,盂口同样亦死掉五六十人,毒菌使人们成群的死亡。这样残忍的杀戳方法是旷古绝今的,日本法西斯刽子手的残忍,已经超过了任何最野蛮的野兽!”

    1942年2月28日《晋察冀日报》报道:“最近敌寇‘扫荡’定县时,曾大批放出老鼠。当敌被我痛击溃窜后,各村的道旁沟渠中,即发现有许多大老鼠满地乱爬,尾巴拖地,似有病状。死鼠则身上有红色斑点,此系敌寇所放毒鼠,企图造成鼠疫,毒害我军民无疑。……敌寇遂在其占领区按户要鼠,或出钱收买,但民众多予拒绝”。

    1942年3月7日《晋察冀日报》刊载冀中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告全世界人士书》,控诉日寇乘“扫荡”之机散放毒菌。该文称:“敌寇于1942年2月14日配合军事‘扫荡’,沿平汉路定县一带散放大批经过注射鼠疫细菌的病鼠,企图造成鼠疫流行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溅血的武士刀·日军屠杀录简介 >溅血的武士刀·日军屠杀录目录 > 第四十九章 秘密杀人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