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小辞典
    绝对零度:所能达到的最低的温度,在这温度下物体不包含热能。加速度:物体速度改变的速率。人择原理:我们之所以看到宇宙是这个样子,只是因为如果它不是这样,我们就不会在这里去观察它。反粒子:每个类型的物质粒子都有与其相对应的反粒子。当一个粒子和它的反粒子碰撞时,它们就湮灭,只留下能量。原子:通常物质的基本单元,是由很小的核于(包括质子和中子)以及围着它转动的电子所构成。大爆炸:宇宙开端的奇点。大挤压:宇宙终结的奇点。黑洞:空间—时间的一个区域,因为那儿的引力是如此之强,以至于任何东西,甚至光都不能从该处逃逸出来。强德拉塞卡极限:一个稳定的冷星的最大的可能的质量的临界值,若比这质量更大的恒星,则会坍缩成一个黑洞。能量守恒:关于能量(或它的等效质量)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的科学定律。坐标:指定点在空间—时间中的位置的一组数。宇宙常数:爱因斯坦所用的一个数学方法,该方法使空间—时间有一固有的膨胀倾向。宇宙学:对整个宇宙的研究。电荷:粒子的一个性质,由于这性质粒子排斥(或吸引)其他与之带相同(或相反)符号电荷的粒子。电磁力:带电荷的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是四种基本力中第二强的力。电子:带有负电荷并绕着一个原子核转动的粒子。弱电统一能量:大约为100吉电子伏的能量,在比这能量更大时,电磁力和弱力之间的差别消失。基本粒子:被认为不可能再分的粒子。事件:由它的时间和空间所指定的空间—时间中的一点。事件视界:黑洞的边界。不相容原理:两个相同的自旋为1/2的粒子(在测不准原理设定的极限之内)不能同时具有相同的位置和速度。场:某种充满空间和时间的东西,与它相反的是在一个时刻,只存在于空间—时间中的一点的粒子。频率:对一个波而言,在1秒钟内完整循环的次数。伽玛射线:波长非常短的电磁波,是由放射性衰变或由基本粒子碰撞产生的。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的基于科学定律对所有的观察者(而不管他们如何运动的)必须是相同的观念的理论。它将引力按照四维空间—时间的曲率来解释。测地线:两点之间最短(或最长)的道路。大统一能量:人们相信,在比这能量更大时,电磁力、弱力和强力之间的差别消失。大统一理论(GUT):一种统一电磁、强和弱力的理论。虚时间:用虚数测量的时间。光锥:空间—时间中的面,在上面标出光通过一给定事件的可能方向。光秒(光年):光在1秒(1年)时间里走过的距离。磁场:引起磁力的场,和电场合并成电磁场。质量:物体中物质的量;它的惯性,或对加速的抵抗。微波背景辐射:起源于早期宇宙的灼热的辐射,现在它受到如此大的红移,以至于不以光而以微波(波长为几厘米的无线电波)的形式呈现出来。裸奇点:不被黑洞围绕的空间—时间奇点。中微子:只受弱力和引力作用的极轻的(可能是无质量的)基本物质粒子。中子:一种不带电的、和质子非常类似的粒子,在大多数原子核中大约一半的粒子是中子。中子星:一种由中子之间的不相容原理排斥力所支持的冷的恒星。无边界条件:宇宙是有限的但无界的(在虚时间里)思想。核聚变:两个核碰撞并合并成一个更重的核的过程。核:原子的中心部份,只包括由强作用力将其束缚在一起的质子和中子。粒子加速器:一种利用电磁铁能将运动的带电粒子加速,并给它们更多能量的机器。相位:一个波在特定的时刻的在它循环中的位置——一种它是否在波峰、波谷或它们之间的某点的标度。光子:光的一个量子。普郎克量子原理:光(或任何其他经典的波)只能被发射或吸收其能量与它们频率成比例的分立的量子的思想。正电子:电子的反粒子(带正电荷)。太初黑洞:在极早期宇宙中产生的黑洞。比例:“X比例于Y”表示当Y被乘以任何数时,X也如此;“X反比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时间简史简介 >时间简史目录 > 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