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大器将要晚成时
样形状的石块子。每当伯阳先生饭后动笔著写之时,她就坐在自己屋里,关起门来,偷偷地用尖锥在石板面上钻小眼儿。一个小眼儿挨一个小眼儿,钻得都有半指深。这些小眼儿依次排开,原来是一条弯弯的线。她钻小眼儿并不是一次钻完,而是一天只钻十多个。日子长了,随着小眼的增多,弯线越来越长,形成了一个个的小轮廓。只要你稍一留意就能看出,原来这是一幅画。画上共有三样东西:一是一位长胡子老人握笔在写着什么;二是一轮太阳在照耀;三是一个说男不男、说女不女、没有嘴的小孩头。这时你才明白了,噢,原来她所反映的就是伯阳先生的隐写生涯呀。她偷偷地将这石画弄到那小桶粗细的水泉里。意思是落井下石,永远不让人知道(有一段传说,上面说:有一年,一群孩子在隐阳山遗址上刨树,掘出一个石头片。石片上面以点联线,画有一幅形意画,上有一长胡老人在写作。太阳当头照耀着。说不了那是什么意思,真奇怪,老人身旁画着个不男不女、没有嘴的小孩头。说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其实这意思是很清楚的。所不清楚之处,是没有指明那刨树者是哪年哪月哪朝人。传说里的石片虽无实物于眼前存在,但是,这传说毕竟是可以反映伯阳先生隐居隐山之时的一段隐写生活呢)。

    笔锋还回隐山隐宅之内。梅嬴除在隐宅自寻生活乐趣之外,有时也随秘密前来的舅舅一块秘密出山,到伯阳先生家故宅上去。每到这时,舅舅就说她是从外边某某地方回来的。舅舅示意她,要为先生守密,她总是笑着点头说:“啊,啊,啊,”那意思是,“我,知道”。

    伯阳先生疼梅嬴,就象疼自己的亲孙女儿一样。他见她对自己侍候得那样周到,很是为之感动。他见她做饭太辛苦,有时就停下笔来,主动帮她去烧火。有一次,梅嬴将灶膛里柴禾烧得尽冒生烟,用手抹着被熏出来的眼泪站在一边。伯阳先生弯腰去调柴禾,嘴里说着:“这燃烧也要重自然,不可偏倚,不可勉强,要讲适中。柴禾少了接不上气,柴禾多了不透火,柴禾太靠外了烧不匀,柴禾太靠里了它闷道。”一面说,一面做出样子叫她看。他烧得那火焰又匀又旺又透火。

    “啊,啊,啊。”梅嬴笑着,一面称赞,一面催他快到堂屋去。那意思是,“您老人家别耽误,去干您的活儿,或是到那里去歇着。”

    时间象是看不见的流水一般,轻轻地丝毫也没有声息地向着人们的身后流动着。

    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伯阳先生写作之事,步履就不轻松了。不仅不轻松,而且迈步越发紧促、越发艰难了。他的这部巨型大著越来越加难写了。内容越来越多,头绪越来越乱,复杂纷纭,浩如烟海,笔者如在汪洋,简直无法泅渡了。这部书,此时尚且没有名字。那时写书,皆不命书名,而是后人根据内容,根据各方面的情况给送个名字。此时这书的宇宙述论部分已经写完,篇幅已经进入人尘述论部分。人尘在宇宙间所占比例是极小极小的,但它在这里的篇幅是很大的,内容是丰富上又加丰富的,而且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具体性,花花世界,千奇百怪,形态万状,东西南北,风土人俗,各各不一,喜怒哀乐爱恶欲,情情有别,加上这一部分里还要寻找一些他未曾找到的定律,每一个定律都要运用大量的、真实而不是臆造的事例进行证实,确实是难以驾驭的。

    他青壮年时期曾经有过的要建立一次性的学说的想法,现在已经没有了,现如今,他的一颗心已经不越规律了。他想:“此生此世,我要尽力生作,尽力奋进,尽可能的给人尘留下一部永远益人的生命力相对永恒的著作来。他的写作态度极为认真,对材料的选用和定律的审查极为严谨,唯恐弄错了一丝一毫将来遗害后人。对一个道理,起码要用三个以上的真实事例进行证实,而且这些事例还要如实的原封不动的、象录取音像一般地写出来。例如事物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老子传简介 >老子传目录 > 大器将要晚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