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一章 文曲避邪 皓月照路
    从辰阳至溆浦,屈原一行走的是陆路,长时间在卢峰山的巨谷中穿行。一日中午,狂风肆虐,暴雨倾盆,耀眼的闪电和炸响的惊雷劈下了悬崖上的一块巨石,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山谷中隆隆滚来,不偏不倚地落在屈原一行的身后。这真是名副其实的塌天大祸,倘谷壑中的行人脚步稍慢一点,或者这巨石滚动的角度稍偏分毫,那么屈原等十数人便要被砸成肉饼,碾成肉酱,这是多么惊心动魄的一刻呀!……

    既至溆浦,屈原将沿途经历、见闻和感触,以饱蘸激情的笔记录下来,这便是《九章》中的著名诗篇《涉江》。屈原居溆浦二年,公元前288年自溆浦乘船北返至枉渚;次年又从枉渚乘船自西向东过洞庭湖,至汨罗江(又名洞庭东汊)下游,居江南岸的南阳里(今汨罗市城西北七华里)。

    南阳里境内有一座清凉山,山不高,风景却别致。这里林丰竹茂,古木参天,是蓊郁墨绿的世界,勃勃生机的天地,远远望去,颇似一只苍翠泛光的蘑菇,一个荷叶包着的馒头,一股升腾着的绿色蒸汽。深入其间,那横七竖八的枝干和密密麻麻的树叶,把个小小的山包遮盖得严严实实,只有中午太阳当顶的个把时辰,才有星星点点的阳光从密林繁枝的罅隙筛于林间那长满青苔的地面上。密林之中,除了麻雀、斑鸠、乌鸦一类鸟雀,便是成群结队的猿与猴在树枝上蹦来跳去,摘采野果,寻觅食物,因此这里堪称是猴的乐园,猿的王国。

    清凉山的北坡有一座古庙,不知建于何年何月,山门上“南阳庙”三个朱红大字早已暗淡失色,但鲜艳的琉璃瓦顶却依然闪耀着诱人的光彩。庙不大,建筑工艺却异常考究,飞檐斗拱,凌空欲飞。因为它翘然屹立于峰顶之上,且朱顶璀璨,显得特别惹眼,堪称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了。这是一座龙王庙,整个庙内处处皆龙,正中神龛内塑着一尊人面龙身、怪异无比的神像,屋梁雕龙,四壁画龙,连缘头檩棱上的图案都是穿云腾雾的飞龙。龙治水,它主宰着汨罗江这一带流域的命运,为了祈求龙王赐福一方百姓,确保年年风调雨顺,这南阳庙的烟火极盛,一年四季进香者络绎不绝。到了夜间,庙里的长明灯通宵不息,夜行者老远就能看到南阳庙的灯光,颇似孤岛上的指航灯塔。每年的二月初二日龙抬头之日为庙会,唱戏三天。在这三天里,周围数十里村庄一律停止农事,男女老幼一齐涌向庙会,或买或卖,或听戏散心,或进香还愿,或亲朋相会,或男歌女唱,谈情说爱,热闹非常。不知过了多久,忽有一年,几个守庙的老头每到半夜时分,就听见正殿里好像有人在走动,从那脚步声判断,仿佛是女人穿着木底鞋,移步细而碎,落地咯咯噔噔,清脆响亮,吓得庙祝们全都拉被蒙着头,大气不敢哈。第二天清早起来一看,供果、斋饭荡然无存,有时连神案上的卦也弄得散落一地,乱七八糟。曾有一夜,正殿里灯烛竟然全被点亮,一片通明。亮如白昼的殿内仿佛有无数人在聚会,他们饮酒行乐,嬉笑打闹,但具体说了些什么,唱的是何曲何词,却一句也听不真切。待天明一看,整个殿堂被弄得狼藉不堪,供器、酒具、杯盘、碗筷遍地皆是,龙王爷的头顶上还扣着一只椰子瓢,大小便溺满神台。又有一夜,未交二更,大殿内便闹腾了起来,似乎还有鼓乐之声,吹拉弹唱,好不热闹。几个老庙祝相约一齐起床,壮着胆子,蹑手蹑脚地直趋灯火辉煌的大殿,攀援附窗窥视,只见龙王神像的前边端坐着一只大黑猴,它的面前燃着香烛,摆着供果与祭品,一群大小不等的、毛色不一的猴子正跪在地上大礼参拜,右侧有三五个毛猴正在吹打乐器,看样子仿佛是在给黑猴拜寿。庙祝们无心观赏这奇特的光景,一个个吓得心惊肉跳,连夜背着行李铺盖逃走了。从此以后,南阳庙“黑猴精作祟”的故事传得沸沸扬扬,且愈传愈凶,愈传愈奇,闻名遐迩。曾几何时,这南阳庙门庭若市,熙来攘往,如今却冷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屈子传简介 >屈子传目录 > 第三一章 文曲避邪 皓月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