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七章 沉重打击 深远影响
    一颗璀璨的明星陨落了,汨罗江水倒流,浊浪翻滚,悲风四起,百姓们闻讯赶来,只见屈大夫常骑的那匹白马耷拉着脑袋,纹丝不动地立于悬崖峭壁之巅。百姓们奔跑着,哭喊着:“屈大夫投江了啊!屈大夫投江了啊!……”原先划进江边港湾的船只,闻声箭也似的飞了出来,立即打捞抢救。一条船一两个人划太慢了,百姓们纷纷跳上小船,拿起扁担、木板一齐划水,边划边垂泪不止,热泪洒于江中,致使江水更加汹涌澎湃。数十条小船像穿梭似的在江面上来往。横十里、顺十里的百姓全都哭天嚎地地向这边奔来,汨罗江两岸人山人海,同放悲声,哭声盖过了风雨雷霆,压倒了撼山的涛声。江面上,一直到断黑渔民们还在打捞,江岸边,如潮的人群直至伸手不见五指方搓着红肿的双眼哭哭啼啼地离去。这一夜,家家豆灯长明,户户泣声不断,时光在煎熬着每一颗心……

    第二天,东方尚未泛白,汨罗江上便布满了各色各样的大小船只,但是三天后,仍未找到屈原的遗体。有位渔民望着阴沉迷濛的天空说:“屈大夫系文曲星下凡,只怕是到天上告状去了。”

    另一个渔民指着汹涌的波涛说:“我看,只怕是被浪涛冲到洞庭湖里去了,我们还是到洞庭湖去找找看吧。”

    又有一个渔民乞求似的对翁老汉道:“您老人家快做决定吧!”

    翁老汉挺身站在船板上,眯着双眼遥望前方,捋着花白胡须在思考着什么,一直没有做声,听见有人问他,才猛然一手拤腰,一手指着云遮雾障的前方,命令似的说道:“船发洞庭,闯!……”

    几十条大小船只闻声奋然划桨,顺江而下,齐闯洞庭……

    却说端午节这天,小媭攀上玉笥山,遥望爹爹远去,半天才怅然回家,把爹爹换下来的长袍拿到玉水畔去洗得干干净净,又把爹爹写满诗文的简牍清理得整整齐齐,看看日将傍晌,急忙淘米煮饭,等候爹爹归来用餐。然而,门前老樟树的影子由西边慢慢移到了东边,爹爹仍没有归来。小媭和往常一样,又沿着屋后的小路爬上玉笥山,登上山南一个土墩。这土墩高高耸立在汨罗江畔,居高临下,可以眺望得很远很远。往常,爹爹外出,或找渔民农夫们谈心,或去江潭垂钓,黄昏未归,小媭总是站在这里媭望。远远望见爹爹的身影,她就兴高彩烈地飞奔下山,接过他手中的器具,围绕在他前后左右,伴爹爹回家。今日天到这般时候,为何竟不见爹爹归来呢?小媭站在土墩上,望着渐渐西沉的夕阳,心似油煎,泪水模糊了视线。

    小媭心中似有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她焦躁不安地走下山去,仿佛欲迎爹爹归来,可是爹爹在哪里呢?脚跟尚未站稳,她又返回山去,重登土墩,继续向着父亲离去的方向瞭望,但视线所及,尽皆迷茫。她上下折腾,不知往返了多少个来回。太阳落山了,鸟雀归巢了,牛羊进栏了,村子里炊烟四起,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但小媭依然站在高高的土墩上,眼睁睁地盯着远方,声嘶力竭地呼喊着:“爹爹,您在哪里?为何还不归来?……”她望着,喊着,喊着,望着,但却总也望不见爹爹的身影,听不到爹爹的声音。突然,她想起头天晚上爹爹通宵没睡,临走时眼圈湿润,吞吐其辞的情景,不禁心中一阵抽搐,一阵酸痛,热泪汪然……

    夜幕降临了,天完全黑了下来,无月,无星,无光,无边无际的黑暗吞噬了这个孤苦无依的弱女子,小媭绝望了,她万般无奈地返回家中,茶不思,饭不想,一头栽倒在床,大放悲声,哭得死去活来……

    一天,两天,三天……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屈原还是没有回家来,小媭整日站在那个土墩上眺望,石雕铁铸的一般,她望穿了眼,流干了泪,喊哑了嗓子。她的眼皮肿胀,两眼都围着一圈黑线,脸上没有一点血色,简直象害了一场大病,迅速变得形消骨瘦起来,见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屈子传简介 >屈子传目录 > 第三七章 沉重打击 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