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0章 榻前封官
“什么费心不费心的,有什么话您就说吧,朕是一定照办,咱们爷儿俩谁跟谁呀!”

    “那臣就先谢主隆恩了!巨君,你进来,见过圣驾!”

    王莽应声从外屋趋进,三叩九拜,行了君臣大礼。

    “陛下,这是老臣的侄儿,是您二舅的孩子……”

    成帝惊叫起来:

    “王莽,表弟,是你呀!好几年没见,你都长成大小伙子啦!”

    王凤得意得忘了自己的病痛:

    “陛下,您这个表弟,这几年出息不小!跟着长安城名儒陈参陈老先生,可是学了不少东西!可就一样,到现在还是白丁一个,您看是不是……”

    “朕明白朕明白!又不是外人,想当官儿还不容易?说吧,要个什么官儿?”

    王莽叩首启奏:

    “陛下,隆恩浩荡,臣不胜感激涕零。不过,臣以为,臣以一介布衣,不宜骤登高位,按照汉家取仕的惯例,还是先从‘郎’做起吧!一来,可以堵绝世俗之口,别以为皇上您一心照顾亲戚,拿朝廷官爵送人情;二来,臣是学习周礼的,从基层干起,也好多积累一些工作经验,为今后打一个坚实的基础!”

    “有道理有道理!朕就任命你为黄门郎,担任禁宫守卫,这样有空儿咱们哥俩儿也好在一块儿叙叙儿时之旧谊!”

    “谢主隆恩!臣黄门郎王莽定当不负圣望,努力完成守卫禁宫的光荣使命!”

    “好!舅父,朕的外戚之家中还真人才辈出哩!大汉有望!大汉有望!”

    成帝高兴之至,连声庆幸大汉有望,他哪里想到,正是这个小小的黄门郎,三十年后竟会润物细无声地把汉家天下变成了新朝江山!

    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关于汉朝立国的传说:“高祖斩蛇”。据说汉高祖刘邦在芒砀起义之时,有一条白蛇挡道,并口吐人言,说刘邦当“贵为天子,奄有四海”,不过,它并不服气,说你刘邦是赤帝之子,我白蛇是白帝之子,同为帝子,凭什么你一个人独得天下?说什么我也得跟你比划比划。刘邦也是仗着酒力,怒斥白蛇,两位帝子说“噌”(g)了,就在芒砀山过起招来。刘邦一口剑电掣雷迅,把白蛇逼得走投无路,白蛇急了,威胁刘邦,你可不能斩我!你斩我头,我闹你的头,你斩我的尾,我就闹你的尾!刘邦哪听这个呀!手起剑落,把白蛇拦腰斩为两截。心说我叫你闹!闹头闹尾,我斩你腰,看你闹哪儿!这条白蛇据说后来托生为王莽,因为是腰折的,只好舍头弃尾,闹了汉朝的中间,在西汉东汉之间,闹出一个十五年的“新朝”。

    当然这是神道主义的宿命论,迷信色彩相当浓厚,我们这书虽然是,也不能采取这种荒诞无稽的“神”话作为立论的依据。聊记于此,供各位一粲而已。

    却说王凤见成帝挺欣赏王莽,劲头儿又上来了:

    “陛下,您刚才说您的外戚之家中真是人才辈出,这话太精辟了!像王莽这样的青年才俊,还有一位。”

    “哦?他叫王什么?”成帝也来了兴趣。

    “不姓王,他复姓淳于,单名一个长字。”

    “淳于长?您说的是黄门郎淳于子孺?”

    “正是他。淳于子孺是老臣的外甥,和陛下也是姨表之亲呢!臣此次染疾,多亏了子孺、巨君两个晚辈百般照顾,那份孝心,简直比亲儿子还要强!”

    成帝明白舅父的意思,老爷子这是自知余日无多,抓紧时间在安排后事,保荐贤良,很有点“托孤”的意味。为了不拂舅父之意,也为了在朝中安排几个忠于自己的得力于将,成帝当场许诺:

    “舅父放心!朕一向是非常重视培养青年俊彦的!淳于长,还有王莽,都是仁义忠孝的好青年,朕当然会对他们另眼看待的!王莽,朕已经任命他为黄门郎了,这淳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王莽简介 >王莽目录 > 第10章 榻前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