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2章 兄弟争锋
    ●淳于长得到成帝的奖赏,却并未因此手舞足蹈、欣喜若狂,他气呼呼地鸣不平,搅得成帝没法儿安心享受赵氏二美。

    ●成帝看出来淳于长有点儿鱼死网破的架势,心想你这是何苦来呢!王莽跟你,都是太后娘家人,你们无论谁过得好,都是王家的荣耀嘛!

    ●与皇帝同辇,这种待遇可非同小可!淳于长心头狂喜,什么王莽,什么新都侯,本卫尉要与万岁同辇而游了!

    ●刘歆略一思索,说出四个字来:“官逼民反!”王莽不禁为之击节。

    ●王莽痛心疾首:“大汉已经这个样子了,它再也经不起折腾了!国危主弱,如果再没有能够挑起大梁的股肱之臣,还怎么得了啊!”

    ●刘歆听王莽说出淳于长的勾当,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他如此戏弄侮辱皇上的原配,非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淳于长在立后这件事上花的心血没有白费,经过在前殿、远条馆、长信宫这样一个三角形地区长达一年的奔走,各有关方面终于达成共识。作为成帝,相当成功地克制了自己的不良习惯,作为赵飞燕,相当成功地扮演了后宫表率的角色,而这两位的努力,又相当成功地给关键性人物王太后造成了这样一种错觉:成帝是因为赵飞燕的贤内助作用,才改邪归了正的,由此可见皇后一职赵飞燕当之无愧。王太后不再坚持自己的反对意见,干脆利索地扽出大印,非常完美地在搁置了一年的册封诏书上盖了一下,赵飞燕如愿以偿。当上了成帝的第二位皇后,她那位丰润可爱的同胞妹妹赵合德也同时被立为昭仪。成为大汉历史上第一位没有生下皇于却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的第二夫人。至此,成帝大胆地破坏了他老爸汉元帝在设置昭仪这一女官职位时立下的规矩。

    成帝溺爱的赵氏二美后宫领袖地位的名正言顺,从一定程度上讲,淳于长功不可没。根据有功必赏的原则,成帝决定对大汉功臣浮于长好好奖励一下。

    奖赏是确定了,但名义不大好公开,总不能就这么说淳于长是施展三寸不烂之舌,帮成帝把自己喜欢的小老婆扶正为皇后吧?好说不好听哪!淳于长毕竟是青年才俊,如果让人误会是靠这一手才飞黄腾达的,对于他今后的仕途发展也不太有利。

    可能是跟这位多谋善议的淳于长卫尉在一块儿呆得久了点儿,成帝也学会了如何运用光明正大的理由去干那些并不光明正大的事情,他想起来淳于长在奏请昌陵工程下马一事上是有功劳的,这样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善举,难道不正是一个冠冕堂皇的褒奖理由?于是,成帝宣布:

    “前几年将作大匠解万年,明知昌陵地势低下,不堪作为朕的身后居处,却奏请开工建置郭邑,有欺君之罪。在建陵过程中,他采取积上堆高的办法,使得工程投入加大,耗费了大量的赋税谣役,还搞了不少临时增加的项目。施工的民工因此倒霉,劳累伤病而死的比比皆是,并造成百姓疲惫已极、国库为之空虚的恶果。常待王宏,当时任大司农中丞,曾几次上疏指出昌陵不可能建成,诗中卫尉淳于长,更是累累向朕建议要趁早停建昌陵,让迁移来充实陵邑的人民返回故里。朕也曾命有司研究过王闳、淳于长的建议,大家都表示赞同。这才罢止了昌陵工程,不仅节省了大量开支,老百姓也因此得到了康宁。现在想起来,王闳、淳于长在这件事上是立了大功的!王闳在前些时候已经赐爵为关内侯,颁发了奖金黄金百斤,可淳于长的功劳却还没有进行表彰。因此,朕特赐淳于长关内侯的爵位,封给地一干户的食邑一另外追加王闳五百户食邑。至于解万年,佞邪不忠,为害百姓,致使海内怨声载道,至今未能平息。本该处以极刑,小子运气好,赶上朕册立赵皇后大赦天下,姑且免其一死。死罪已免,活罪难饶,他这种人怎么还能在京师重地呆下去?把他给朕徙往敦煌郡,让小子到戈壁滩上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王莽简介 >王莽目录 > 第12章 兄弟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