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4章 尊号风波
梯子!”

    一甩手,他回后宫歇着去了!

    这可难坏了丞相孔光,他看着大眼儿瞪小眼儿的大司空何武、左将军师丹,还有右将军傅喜,心急火燎:

    “我说列位大人,赶紧想辙啊!没听见皇上刚才说什么吗?大司马一天不上班儿,皇上就一天不主事儿!这么下去,咱这还叫朝廷吗?列位平时机灵得不行,这会儿怎么都成茄子啦?”

    其实这几位都各怀着鬼胎,别看是茄子,肚里都有籽儿!

    大司空何武,是王家一手提拔起来的,又素有举贤进能的美称,本当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王莽说几句好话,出点儿主意。可不巧的是,这几天何武心里烦透了,前些日子他派人往老家去搬请后娘,想接她到京里来享享清福,正赶上孝成皇帝驾崩,人心惶惶,道上不大太平,就没搬成。这本来不算什么事,可是凑在皇上新老交替的当口儿,有多少人都想,皇上换了,大臣也该换换,一朝天子一朝臣嘛,这是多好的机会!就有人给他在哀帝跟前打小报告,说他“事亲不笃”,为子不孝,事着又岂能忠乎?哀帝心眼儿也有点儿活动,据说正在物色大司空的新人选,何武这阵子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都难保了,还顾得上王莽王蛇?

    左将军师丹也有苦衷。按照师丹的意思,新皇登极,不宜大幅度变动朝廷人事安排,所谓“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嘛。何况王莽兢兢业业,也没什么错处让人抓住,是不该让他下台。要这么理解,哀帝不批准王莽乞骸骨,甚至要跟王莽“同进退”,似乎挺像真事儿。可师丹是哀帝当太子时的老师,新近才由太子太傅提升为左将军。由于跟哀帝在一起呆的时间比较长,对哀帝的心思还算了解,他知道皇上今天的举动可能是在做戏。他只是弄不清,这出戏闹了归齐要唱出个什么结局来,是真的要让王莽继续干他的大司马,还是另有导演的意图?不知道哀帝的真实目的,师丹这个群众角色可不好扮演。

    这几个人里只有右将军傅喜已经想出了主意,但傅喜这人比较谦虚,在座这三位,随便哪位也比他资格老、官职高,怎么也得尊重老前辈的意见嘛!虽说傅喜是傅太后的堂兄弟,可他不愿拿这个压人,咱凭真本事,不靠裙带上的威风。

    孔光看这三位谁都不言声,真急了:

    “你们都哑吧啦?我告诉你们,今天不想出主意来,谁也不许下班儿回家!还吃饭呢,吃他娘的腿!王莽是谁?那也算是先帝托孤的老臣——岁数是不大,可他辈儿大呀,连皇上都得叫他声大舅!不给王巨君王大司马面子,那就是不给大皇太后面子!哼!气死我了!唉,哎!哎?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哈哈!哈哈哈哈……”

    几位一看丞相这是怎么啦?有病吧?

    傅喜这会儿沉不住气了:

    “丞相不愧是孔圣嫡派,大智大慧!眼下大司马和皇上叫上劲了,咱们劝谁都不合适,可是咱们别忘了,唇宫里还有一位当家主事儿的太皇太后哪!这件事儿,别瞧乌云满天,只要太皇太后一发话,保管云开日出,火红的太阳当头照,照到了我的破衣裳,啷里格啷,啷里格啷……”

    大家伙儿一想,对呀!是太皇太后让大司马请乞骸骨的,解铃还得系铃人,再请老太太出面,让王大司马收回奏章,不就全齐活了嘛!

    四个人心往一处想,腿往一处迈,排着一路纵队,哼着啷里格啷,一路就啷到了长信宫。

    太皇太后王政君本来就没准主意,听四个人慷慨激昂痛陈了一通利害,一时间也不知道哪头炕热了。咳,甭管它哪头炕热了,反正从这件事里老太太得出一个结论:看来朕这个侄儿真是个双黄蛋,离了他,大汉这块槽子糕还没法儿上笼屉!

    老太太别的不担心,唯独恐怕傅、丁两家对这事儿有什么想法,她盯住了傅喜,叫着他的字: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王莽简介 >王莽目录 > 第14章 尊号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