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7章 大军征淮南
李重进为先锋,领兵一万开路。浩浩荡荡向淮南出发。并派信使,飞马往淮南前线,通知李谷,御驾亲征,不日便要到来了。

    不料这时,淮南战场形势却有了变化。南唐的刘彦贞,终于结集了各路军马,水陆交进,来增援寿州,只见陆路上旗幡蔽空,淮水上战舰云屯,逆游而上,确实威武壮观。

    那李谷率兵围困寿州,日夜督兵攻打,无奈那南唐守将刘仁赡,久经沙场,深通失法,爱护士卒百姓,军纪严密,上下一心,加意防守,所以李谷围城攻打,差不多两个月了,想了种种办法,仍然攻打不下,李谷不由焦急。

    这天,他得知刘彦贞大军来援,水陆并进,连绵十里,已逼进寿州,心中不免胆怯。连忙召集众将商议,他说道:“我军不惯水战,若南唐水师到来,拆去我们的浮桥,断了我军归路,使我军腹背受敌,就会陷入唐兵包围,不如赶快退守正阳,方可无虑。”

    正在商议之间,柴荣所派信使已到,告知柴荣御驾亲征的消息。

    李谷听了,更觉责任重大,如果天子引兵前来,深入淮河以南,万一被敌军切断归路,我李谷岂不成了千古罪人?于是更坚定了后撤的决心,当下,他把自己的意思,又向众将说了一下。

    事涉天子安全,关系重大,还有那个人敢冒然反对呢?于是,李谷当下急书奏章内容是:

    贼舰中流而进,弓箭炮火顽抗不能射及。如不守浮桥,则军心难稳,因而,须退保浮桥。况且今贼舰日进,淮水日涨,陛下不宜亲临,万一粮道被断,其危不测。愿陛下暂且驻于陈、颖二州。待李重进先锋兵到,臣与他共同把守,则贼舰可以抵御,浮桥可以保护了。特此且奏,只要我军历兵秣马,等待春去来,淮河水浅,敌军也疲弊,那时出兵取敌,也未晚也。

    写毕,立即派了差官,带了奏章飞马北上,奏报柴荣。

    世宗柴荣行至中途,遇上了李谷派来送奏章差官,柴荣阅看了李谷的奏章之后,脸色立即变得铁青,狠狠地说:“腐儒误朕大事!”

    掷表于地,立即写了二道诏书,一给先锋李重进,令他:“日夜兼程,渡过正阳关浮桥,在淮南开辟战场,”一封给李谷,令他:“坚守寿州阵地,不得后退,等待援军。”派人立即飞马传达诏书。

    世宗担心,一旦李谷退兵,浮桥被损,以后作战便产生麻烦了。在二道诏书发下之后,他也便催动大军,随后赶来。

    且说那先锋李重进引兵一万前行,忽然后边有信使飞马奔来,向他传达柴荣诏书。重进读完诏书,不敢怠慢,挥军加速前进,自己带了三千骑兵抢先直奔下正阳关。

    可惜的是当世宗柴荣的信使和李重进骑兵部队,前脚跟后脚地到正阳关时,李谷已烧毁了粮草辎重,从寿州城外,退到正阳关了。

    李谷拜了诏书,才知道自己犯了极大错误,但已无法挽回,只好在正阳关待罪,等待世宗到来,接受处分。

    李重进问及敌方形势,李谷道:“贼将刘彦贞已越过寿州,驻于来远镇,却不知何故,并未派兵拆毁淮河上的浮桥。现下浮桥完整无毁。”

    李重进听了,仰天大笑道:“天助我也!南朝竟然用这种饭桶为元帅。来日看我出兵,杀他个片甲不留。”

    李谷听了,也不由脸红,暗自惭愧。当下,摆出酒席,为李重进接,并犒赏骑兵先头部队。

    次日,李重进部下步兵已到,略事休整,李重进便带了自家一万人马,浩浩荡荡走过浮桥,杀奔寿州。

    南唐元帅刘彦贞率领大军,水陆并进,来援寿州。忽然探马来报,包围寿州的周军,浇掉粮草,抛弃辎重,连夜逃往正阳关去了。

    刘彦贞听后,在马上不由“哈哈”一阵大笑。

    部将武彦晖道:“元帅如何如此开心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赵匡胤简介 >赵匡胤目录 > 第27章 大军征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