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9章 雪夜访赵普
    一个大雪天的夜晚,赵普正在家中读书,忽报有客人来访。赵普十分惊疑,只好出门迎接只见三个人立于风雪中之。为首一人,除下头上斗笠,赫然乃是皇帝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平定潞州,返回汴京以后,便开始考虑处理李重进的事了。他决定再给李重进一次机会,派了六宅使陈思诲带了丹书铁券诏书,前往扬州抚慰李重进,诏他进京朝见,产改授平卢节度使。

    陈思诲带了太祖诏书,到达扬州,晋见了李重进。那李重进接谈了诏书,又听陈思诲讲,太祖已破潞州,平定了李筠叛乱,心中骇怕,便打算随陈思诲入京朝见。

    李重进的部将向美、湛敬,听说李重进打算入京朝见,便一齐来见李重进劝阻。

    向美道:“明公乃是周室至亲,那宋主终久会对你不放心,如果冒然入宋朝见,入他掌握之中,再回扬州,恐怕就难了。”

    李重进沉吟道:“如果抗命不去,宋主必然震怒,如果他兴师问罪,叫我如何办呢?”

    向美道:“俗话说,水来土掩,兵来将挡。目前赵匡胤亲征潞州刚回,兵力必然疲惫。所以,如在扬州等他兵来,倒不如先发制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出兵直捣汴尔,使宋祖措手不及,必定可成大功。”

    重进听后摇头道:“我兵仅有不足五万人,要去对抗汴京数十万禁军,恐怕无济于事。”

    湛敬道:“不然,我们可以与南唐联络,求他们出兵支援。如果有唐兵相助,就不必惧怕什么了。”

    李重进听从了他们的意见,遂拘留陈思诲,不让他北返,并且修书,派人赴南唐联络。一面修整城池,操练兵马,准备与宋兵决战。

    南唐主李景,早在柴荣征淮南时,已震慑于赵匡胤的威名,如今李重进来信,要求南唐出援助他反宋。李景如何敢冒然答应!他与臣下商议之后,决定一面敷衍李重进,一面暗地派了使臣前往汴京,把李重进致南唐的密书带上,去找来太祖自首,以减轻南唐的灾祸。

    赵匡胤自平潞州回汴京之后,大宴群臣,为韩令坤、慕容延钊、石守信等随征诸将贺功。都有赏赐。另外升赵普为枢密使,御弟赵光义为泰宁军节度使。

    不久,前周朝宰相李谷卧病多年后去世,匡胤亲临吊唁,并为之停止早朝二日。

    不觉已到九月,这一日,枢密使赵普奏道说:“南唐派了使臣赍贺表来京,贺潞州大捷。并进呈淮南节度李重进致南唐密书。

    匡胤自派陈思诲去淮南安抚李重进以来,已经有一个多月,不见陈思诲归来,正在疑惑不定,闻知南唐有李重进密书,忙令传南唐使臣晋见。不一会,使臣来到,拜贺已毕,呈上李重进密书,只见那书上写道:

    周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奉书南唐主麾下,重进周室之懿亲,藩镇之旧臣,世受先帝深思,不忍背负,今将举兵入汴,乞大王援助一旅之师,联镖齐进,声罪致讨,幸得成功,重进当拱手听命,还政朝廷,少效臣节于万一,宁敢穷兵默武为哉?惟大王垂谅焉。

    匡胤看毕,勃然大怒道:“朕待李重进不薄,近又派陈思诲去,赐他丹书铁券,他竟敢暗地勾结南唐反朕!”

    遂即分付南唐使者回国,转告唐主,切不可用兵支持李重进叛乱。

    即日,匡胤便点石守信、王审骑、宋延渥、李处耘四将,领军五万,水陆并进作先锋,匡胤咱领兵五万,随后起程,御驾亲征。

    李重进在扬州操练兵马,单等唐兵到来后即行誓师北征。可是连等二十余日,不见唐兵到来。这一日正在帅府与部将向美、湛敬议事,忽见旗牌官匆匆来报说:“宋主赵匡胤御驾亲征,前部先锋由石守信、王审倚率领马步兵;宋延渥、李处耘率领水师,沿着漕运河南下,大兵已过高邮了。”

    李重进一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赵匡胤简介 >赵匡胤目录 > 第39章 雪夜访赵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