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4章 金陵王气收
。李从善留京任职。

    这旨意一下,李从善回去不得,只好写信给李煜,说明情况,派了一个随从官员,和大宋使臣一同去江南宣读诏书。暗中,他又写一封密信,备言林仁肇与宋朝勾结的情况,让这随从官员带回呈报李煜。

    其实,这所谓林仁肇与宋朝勾结的事,全是匡胤策划一个反间计。他自想除去林仁肇之后,便密派了一个画师冒充使臣,到南昌去观察林仁肇,暗中画了这像。如今趁李从善来京,由楚昭辅向四方馆使授计,骗了李从善。李从善那里知道。

    江南国主李煜,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他的文才更胜于其父李景,如果他专门从事文学创作,一定会成为一个贡献巨大的文学家。可惜命运却安排他当了皇帝,于是他又成为一个货真价实的昏君。

    他接到李从善的密信,那里想得去调查一番,分别真假,便对林仁肇产生戒心。又见宋朝使臣来宣读诏书,内容说李从善被留在广京任职,不必回江南,又说让自己到汴京朝见。不由吓得冷汗淋漓,他生怕一旦到了汴京,宋太祖把他扣留,不放回来,那么他在金陵这种逍遥自在,称孤道寡的日子,就会一去不返。于是,便召集大臣们商议,结果大臣都一致认为李煌不宜进京朝见。李煜便让词臣起草了一封措词肯切的信,说是李煜有病,暂时不能进京等话。派了翰林学士徐铉带了大批贡品,随同宋朝派来的使臣进京纳贡,并顺便探听大宋朝廷内部的动向。

    宰相赵普和枢密使楚昭辅听到徐铉到来,便一齐来见匡胤,奏禀道:“这徐铉是江南著名才子,舌辩之士,必须派一个能言善辨的官员去接待他,才能应付,不伤我大国颜面,也不至被他探听到什么机密。”

    匡胤听了,也不回答,微笑道:“朕自有主张!”

    当下,命令赵普把朝内不识字的高级官员名单开一个过来。赵普摸不清匡胤是什么意图。只好开了一个十几个人的名单,呈报上来。

    匡胤看了,指着马军都指挥使党进的名字说:“可以让党进去接待徐铉。”

    赵普听后,十分愕然。说道:“党进口舌笨拙,又不识字,简直和郑恩差不多,如何能接待徐铉那样文士,岂不被他窃笑。”

    匡胤道:“你不用管,只管派党进去便是了。”

    赵普没法,只好派党进去负责接待,陪同徐铉。

    原来这党进本是后晋元帅杜重威的贴身卫士,力大无穷,武艺高强,社重威死后,党进凭着自身本事,在郭威和柴荣部下,屡立战功。到了宋朝,已升至马军副都指挥使,去年,随匡胤征伐北汉,包围晋阳,北汉大将杨业常常出城突袭来兵,无人能挡。唯独一次,突袭党进营寨,被党进杀得大败,杨业逃走,被晋阳城上的北汉兵放下绳索,将杨业拉上城去,才逃得性命。于是,党进的勇名,便传遍宋营,现在党进已升任马军都指挥使、彰信军节度使了。

    可是党进口舌笨拙,记性不佳。甚至连自己部下共有多少兵马也记不得。为了怕匡胤问及,答不上来,他便让部下军校,把他部下的兵员、马匹、军械的数字,都写到笏版上。

    果然,有一次匡胤问到此事,党进却忘了数字,口中喃喃,回答不出,只好高举笏版,奏道:“都在这上边,请陛下自看!”

    匡胤知道党进大字不识,不由哈哈大笑。

    党进虽不识字,却事母亲极为孝顺,有一次他上街闲步,盾见有个百姓养了一只鹞鹰,正在喂那鹰吃肉。党进不由大怒,把那鹰夺了过来,扭断绳索,把鹰放飞了,口中还骂那百姓道;“你这不孝之子,有钱买肉不去敬孝父母,却来喂这畜生。”

    又一次,党进在街上遇见一个艺人在说书,便问他说什么,那人说是大将韩信。党进大怒,说道:“你对我说韩信,将来你见了韩信,又该向他编派我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赵匡胤简介 >赵匡胤目录 > 第44章 金陵王气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