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砥柱
,不撤亦反!”
他的话音由沉重而高昂。
“汉景帝杀晃错以图安七国之乱。人杀了,乱平了么?若非周亚夫率兵征剿,七国之乱安能平定?今日这么多人劝朕杀撤藩大臣以息吴兵,岂非荒唐之极耳!朕告诸位,绝不蹈汉诛晃错之辙!若事有错误,朕亦自任,绝不诿过于大臣……”
听到这里,米翰思等六人已是热泪盈眶。其他臣僚则惭愧低头。大多数中立者则肃然起敬,朝堂中依然鸦雀无声。
“我大清入关建国以来,不断纠错自省,励精图治,善待民众,天下日渐升平,此乃天下有目共睹也,朕就不信天下人心思乱?朕就不信民众会拥护在云贵闽粤搜刮百姓的三藩之政?只要我大清上下臣民堂堂正正,同心协力,与叛逆相持作战,目下危局自会扭转。所怕者,自乱阵脚,自毁社稷也。”
这一番话慷慨激昂,鞭辟入里,使朝臣们精神大振,竟齐声高呼:
“万岁圣明!”
呼声中间杂着喘嘘涕泪之声。
“战乱思良将,国难思忠臣。我大清有敢于慷慨赴死之良臣,何惧吴三桂哉!朕亦见河山震荡,民众受苦,然几曾见过割据战乱之朝有太平盛世也?想要太平日子,国家就要统一!朕宁做忠烈赴死之君,不为偏安乱世之君……”
说到这里,康熙双眼潮湿。
“若果为削藩而死,朕当做第一人……朕已做好这个准备了。”
康熙从袖中抽出一把金鞘短剑,抚摸着剑鞘,轻轻一抽,锵然一声,振音响在每个朝臣的心头……
朝臣们“唰”地一声全部跪倒。
“愿为大清社稷誓死一战!”仿佛是军营一般,百余名大臣声音是那样激昂响亮。
呼声过后,康熙立即命兵部尚书明珠,在殿前恭录上谕,命都统巴尔布,率满洲精骑三千,由荆州驰守常德;都统珠满率兵三千,由武昌驰守岳州;都督尼雅翰、赫叶、席布根特、穆占、修国瑶等,分驰西安、汉中、安庆、兖州、郧阳、汝宁、南昌诸要地,听候调遣。
写到此处,外面又送到湖广总督蔡毓荣的加紧急报,也是奏闻云南变事。
康熙帝旁顾顺承郡王勒尔锦道:“劳你一行,就封你为宁南靖寇大将军,统帅前敌!”
勒尔锦遵旨谢恩。
康熙又命明珠,录写吴三桂罪状,削免官爵,宣布中外;并令锦衣卫拿逮额驸吴应熊下狱。
明珠恭恭敬敬地抄录圣旨,写完后,即奏道:“闽粤两藩,如何处置,应乞圣旨明示!”
康熙帝道:“暂时不用撤他们,行吗?”
明珠奉命接着又往下抄录,随后退朝。
从那时起,羽檄飞驰大江南北,精兵劲旅四方出动,一齐汇聚长江沿线,与吴三桂进行对抗。
又一日,正值康熙在乾清宫与大臣们商议谋划时,总管乾清宫大监走进殿内高声报道:
“撤藩特使哲尔肯,博达礼二位大人回朝——!”
“什么?快宣!”康熙一阵惊喜。
当哲尔肯、博达礼风尘仆仆、满脸满身又脏又乱地仆地叩拜时,康熙已亲自下座扶起二人,眼中闪着感激的泪光。
哲尔肯放声大哭,博达礼饮泣不止。
二人讲完几个月来的种种风险波折以后,即呈上那封大周国书……
“念信大家听听。”康熙微笑着。
一名大学士念道:
“大周国王吴三桂致书大清国王康熙皇帝:大周立国江南,非反也,实为践昔日山海关之盟,复我华夏汉人河山也……
“今我将统兵百万,直抵燕京……”
“若皇帝为明智之君,免使生灵涂炭,请率满人撤出关外,放还吾王子。否则,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