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辉煌的一瞬
    吴三桂一开始就很明白,清朝拿不出名将和他抗衡,鳌拜被囚禁,多铎、多尔衮已早不在人世,拿不出劲旅和他的关宁铁骑为班底训练出的铁甲步骑较量,必定要倾全国之兵力来对付他。那时,其他各地乘机而起,八面夹攻,清军岂不迅速瓦解崩溃。

    所以吴三桂开始对清军向湖南集中并不在意。他甚至感到是一种巨大的刺激和鼓舞,是一种无上的骄傲,以他的威名而成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倾国之兵来围剿他!若康熙蔑视他的存在,不在意他的举兵的话,他的自尊心,一个著名的统帅的荣誉感是受不了的。

    吴三桂毕竟是个职业军人,他太重视军队实力本身,而看不到或不重视全面较量中军队之外的更为基础的力量。

    康熙皇帝行动迅速,他绝不敢轻视面临的这位对手。

    康熙知道,吴三桂统兵以来,几乎没打过败仗,说他指挥的军队是百战百胜之师是毫不过分的。就其治军、领军、战役运筹以及作为将领必须具备的素质而言,吴三桂都可以说是天性异禀,才能非凡!当年大清全部占领辽东之时,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就像大海涛中的礁石,傲然孤守宁远和山海关孤城,与清军八骑劲旅厮杀恶战不休,其勇猛,其胆识,其才智,令皇太极敬畏。在吴三桂的时代,清不能从山海关入主中原,对北京的侵犯只得绕道蒙古。

    而雄才大略的多尔衮,对吴三桂的防范遏制,也是建立在敬畏其神勇的基础之上的。

    在清室皇帝和亲王中,大约只有皇太极、多尔衮能使吴三桂不敢妄动。

    康熙深知自己不是战场上成长的皇帝,他只有依靠自己的政治天才来弥补军事上的不足。他必须调集所有力量来对付这个为清室打下三分之二江山的赫赫统帅。

    康熙认为,他能将吴三桂平定了,就足以对付天下任何叛乱。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一开始,康熙就明白,依靠汉兵绿营兵战胜不了吴三桂(清制,汉军挂绿旗,故称绿营兵;为境内常备军,一般总数在十万左右)。战胜吴三桂,必须依靠八旗劲旅,必须搬出大清精锐的老班底!

    吴三桂在湖南一喘息间,康熙就一口气派出了五位满人亲王统率大军南下:

    顺承郡王勒尔锦封宁南靖寇大将军,总督师;

    安亲王岳乐封定远平寇大将军,出江西;

    简亲王喇布封扬威大将军,镇守长江北;

    贝勒尚善为安远靖寇大将军,率二十门红衣大炮守岳州;

    康亲王杰书出浙江向西攻湖南。

    当时动员到湖南战场上的总兵力达七十余万,可的确是真正的全力以赴!以致北蒙古的察哈尔王叛乱欲攻北京时,康熙已无兵可以抵御,只有征发满州旗主的家奴组织军队。

    而对西北,则只派大将军图海统兵,贝子洞鄂骑兵进击。

    对广东、广西一带则派巡陲领兵分化进攻。

    对付吴三桂,康熙用了十分之九的力量,可谓是倾巢出动!

    这是当时的总体态势。

    吴三桂重振当年的雄风。

    为了爱妾陈圆圆,“冲冠一怒为红颜”,率领五万关宁铁骑狂怒入关,势如破竹,一日千里!

    为了树立自己的威名,挥师南下,横扫大半个中国,无人匹敌!

    面对康熙七十万大军源源不断地涌来,他一点也不畏惧,反倒有一种刺激与兴奋……多少年不打仗了啊!

    他梦想着凭借自己的威名和雄壮的队伍,挥师北上,横扫整个北国,开创一个新天地。

    他顶盔贯甲,威风凛凛到大营坐在中军大帐——白须飘拂,大红战袍,乌黑的铁甲,锵然发出细脆的撞击声,腰间一柄斩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斩将刀。

    一种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吴三桂简介 >吴三桂目录 > 辉煌的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