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章
    她在黎明前入睡了,但是睡的时间很短。奶牛的叫声将她唤醒了。玛丽娅站起身来走出弹坑。老伙计已经蹲在上面,摇动着尾巴,象从前迎接自己的老主人似地迎接她。奶牛嚼着玉米棒子。它们朝玛丽娅转过头来,嚼着干硬的玉米粒,将白沫流到地上。太阳刚刚升起,给凋谢枯萎的玉米穗镀上一层淡红的光辉。

    玛丽娅站了片刻,克制着恼人的恐惧感。“村里要是有德国人怎么办?”突然产生的恐慌使她全身一震,“那会怎么样呢?我一进村,他们就会把我抓住,马上吊到……杨树上……杀死我腹中的孩子,也吊死我……”

    她又站了一会儿,听了一会儿。没有什么别的声音划破寂静。只有奶牛在玛丽娅身后咯吱咯吱地嚼着玉米棒子。“我一定要去,”玛丽娅下了决心。她爬上田埂,慢慢地向村子走去。她是贴着玉米地边走的,为的是一有危险就能够躲藏起来。她回转头,看见牛和狗从容不迫地跟在她身后。每当她一停下脚步,它们也马上停下来等待着。

    玛丽娅走到田边,看到了不久前还曾经是她家园的村庄。一片焦黑的瓦砾场呈现在山冈脚下,到处是被烟火熏黑了的,用泥掺草垒成的残壁,有的地方还立着大火过后没有倒塌的烟囱。有几处的老树还在冒烟。这是一个寂静无风的早晨,烟气向上升起,微微地摇曳着,熔化消失在万里无云的天空中。瓦砾场上没有剩下一座完好的房屋,没有剩下一棵活树。一切都是乌黑的,死气沉沉的。只是村后离得远些的地方,长在村人们坟旁的墓地槐树在低悬的太阳照射下泛着绿光。从脚下瓦砾场声升起了一股烟气和灰烬的刺鼻气味。一群乌鸦在这片废墟上空高高地盘旋。它们不安地呱呱叫着,急急地飞往一旁,向树林飞去。只有一小群无处栖身的家鸽在空中兜圈,忽而往低处飞下来,怯生生地打量着不久之前还有它们的鸽楼的火场,忽而张惶失措地冲向天空,在透着寒意的碧空中徒劳地寻找着栖身之所。

    身材矮小、孤零零的玛丽娅身上的衣服由于血迹和灰尘变得发硬了,而且破烂得不足以蔽体。她站在这山冈的慢坡上,望着夷为平地的村庄。她曾在这座村庄里成长、恋爱、劳动、出嫁、生子,如今她却觉得这一切都好象不曾有过,觉得伊万、小瓦夏、所有村人、她无忧无虑的童年、少女时代都好象只是一场梦,觉得过去曾经有过以及将来永远存在的只是这一片瓦砾场,而场上正微微地冒着将要消失在空中的轻烟。

    玛丽娅双臂盘在胸前,悄悄向下走去。警觉的狗走在她身旁,几头牛也鱼贯地跟在后面。根据一切迹象判断,村子是空的,没有剩下一个活物……

    玛丽娅还没有走到村里,便在牛舍旁停下脚步,集体农庄的牛舍是村人们的骄傲。它是村人们用自己的力量建起来的。他们很长时间都得不到砖和盖房的水泥板。直到战争爆发之前,牛舍才终于建成。生产队取得了胜利,原来那个茅草顶、弯屋梁、泥草墙、有一次梁断顶坍,压死了十一头牛的泥棚子拆掉了,村边立起了一座结实的砖砌牛舍,又暖和,又敞亮,通风也好。当时,就连不轻易夸奖人的区党委书记都表扬了第三生产队,洲报上刊出了牛舍的照片,列出了列宁集体农庄先进建设者的姓名,其中也有玛丽娅和伊万……

    如今,牛舍立在那儿,仿佛被劈成了两半。房顶的中间坍塌了。就在入口处的门框中,躺着两头被一堆沉重的砖头压死的牛犊,伸着发青的舌头。

    几头奶牛不敢走近已死的牛犊,它们以动物的敏感察觉到了死亡的气息,在玛丽娅背后挤到一起,低下长角的头,用前蹄刨起地来。它们的鼻孔呼哧呼哧地吸进散发着焦土味的空气,短促地  叫着,叫声中充满哀怨、充满母性的忧伤,使玛丽娅不由得哭了起来。

    “我可怜的牛啊,”她含泪对几头母牛说,“人们不怜惜你们……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人间慈母简介 >人间慈母目录 > 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