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11 丑陋的王亦令(1985)
、人权、法治,都是争取来的。王亦令知道对:“古代甘冒斧钺之诛而秉笔直书的史臣,以及近代不畏权贵而揭露孔宋豪门的新闻记者”,表示“肃然起敬”;同时却将争过言论自由的柏杨,贬为“大可不必”和“亡命文人”,这是什么逻辑?王亦令自己不尽言责,反而诬蔑尽言责“取祸仅是有损于己,并无益于生民”。如果王亦令“识时务”,紧闭尊口、明哲保身,倒还罢了,反正这种中国人多得是,多他一个不算多。如今他竟不此之图,居然摇起笔杆,胆敢骂那些为争言论自由而坐牢的人:“苦头吃得没有名堂,活该!”如果要在丑陋的中国人小巫中找大巫,舍王亦令其谁!

    ------------------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丑陋的中国人(人文版)简介 >丑陋的中国人(人文版)目录 > 11 丑陋的王亦令(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