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三、移动地球的人
    1.不动的地球

    清晨,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傍晚,又从西方地平线上缓缓下落。伴随着太阳的节律,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习以为常。

    夜晚的天空非常迷人,星星就好像是悬挂在天幕上的灯盏,璀璀璨璨。

    更有趣的是,在这无边无际的灯海之中,有5颗与众不同的明星,它们的行踪神秘莫测,总是循着环形路线在星海中游荡不定。古代的古希腊罗马人把它们看做是5个天神,即商神、爱神、战神、大神、土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水、金、火、木、土五大行星。它们时而在晨曦中出现,时而在晚霞中隐去;一会儿顺行,一会儿逆行,有时还停留片刻。

    这个神奇的宇宙到底有什么样的构造呢?

    公元2世纪中叶,在地中海沿岸的亚历山大历亚城里,有一个叫托勒密的天文学家,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宇宙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地心说”。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它是静止不动的,是一位为所有天体环拱而朝的永恒的皇后,在它的周围依次是月亮、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分别在七个天层上环绕着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在第八层天上分布着众多的恒星,再远的地方便是极乐天堂。

    这种宇宙观跟人们的直觉印象很符合,在当时很受人们的欢迎。

    更重要的是,地心说跟宗教神学的“人类中心说”完全合拍,教会就利用托勒密的学说来作它的护身符,竭力维护和宣扬这个学说,谁要对这个学说发生怀疑,便被认为是亵渎神灵,要遭到教会的拘留,判罪甚至烧死。在欧洲,地心说统治人们的思想竟达1000年之久。

    然而,随着天文观测水平的日益进步,地心说就显得越来越不准确了。为了使理论和观测资料相符合,就不得不采用轮子套轮子的办法,轮子就像叠罗汉似的不断增加,最后竟增加到80多个。这样一来,托勒密的体系越来越复杂,推算天体的位置就成了异常繁琐的事情了。

    当时,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哲学家和天文学家都对这个复杂的体系感到不满。后来的英国诗人约翰•堂恩就曾抱怨道:

    我们曾经遐想,苍穹欣赏自己的球形,匀称的圆形将主宰一切。数百年来的观测,五花八门的复杂运动,却让人们看到,这么多偏心圆、直线和交点。这些失调的线条,把圆的匀称破坏掉,将苍穹撕成八块、四十块。

    2.翻天覆地

    夜色笼罩了波兰的一个山区小镇,月亮在薄薄的云层中匆匆地穿行,弗劳恩堡教堂的钟楼清晰可辨,在远处的城墙上有一座小箭楼,从里面透出一丝灯光,穿着黑袍的教长哥白尼(1473-1543)正在楼外的平台上专心致志地进行天文观测。他已经一如既往地在这里度过了30多个春秋,辛勤的劳动终于换来了硕果。1543年5月他的《天体运行论》出版了,它如同在教堂的上空炸响了一声春雷,震碎了神学大厦的一根支柱,导致了宇宙观天翻地覆的革命,人类思想的新纪元到来了!

    当哥白尼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就被天上的星星月亮迷住了。他经常在晚上坐到窗到,其乐无穷地凝望着天空中那数不清的小小星烛,并打定主意,要一辈子观察研究这迷人的天空。

    后来,不论在克拉科夫大学艺术系读书时,还是到当时文艺复兴的中心意大利学医时,哥白尼仍然保持了对天文学的浓厚兴趣。他还经常跟当时许多著名的天文学家一起观测天象,共同探讨怎样改进已经破绽百出的托勒密地心体系。他还拜访过达•芬奇。他从古希腊哲学著作中了解到毕达哥拉斯和阿利斯塔克就曾有过地动的思想。哥白尼经过细致的天文观测和大量的数学计算,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鼓舞下,终于把颠倒着的宇宙结构又颠倒过来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自然观纵横谈简介 >自然观纵横谈目录 > 三、移动地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