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2.聪明是天生的吗
    英国有一位科学家叫高尔顿,1819年,他写了一本《遗传天赋》的书,他认为天才是遗传的,他声称调查了997位名人,其中父子兄弟亦为名人的共有332人,占三分之一强,而普通人中,只有一个人才配得上高尔顿所称的名人的标准。我国民间也有这样的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嵬会钻洞,父母不聪明,子女一定笨。”说法尽管有不同,但都是把子女的好坏,全部归咎于先天遗传的影响。

    先天遗传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呢?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生物有机体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着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构成、形态、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大脑的特征等等。这些遗传的生物特征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祖先通过一定的机制,传留给个体的,但也有一些特征并不是遗传而来,却早在出生之前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就已决定了。例如某些疾病或药物的影响,使胎儿的感官、神经系统以及大脑的机构受到某种损伤,那就不属于遗传素质,但都是与生俱来的特征。

    遗传素质是人的社会化的物质前提,没有这样先天的素质,人的心理、智力、行为就不能正常发展或受到严重影响。生来没有大脑的“无脑畸形儿”,不能产生心理活动;生来眼瞎的儿童,没有视觉能力,先天耳聋的孩子,没有听觉能力;色盲难成画家,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胎儿的大脑受到损伤,他出生后的智力水平也就会大大落后于正常儿童。严重的只有一些吃、喝、尿等本能活动,或者只有一些最原始的感觉,如饥饿、疼痛等。

    这就说明,先天的遗传素质是人的心理和行为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部条件,它为个体发展成一个社会的人提供了可能性。“狼孩”虽然从小生活在动物的环境中,当他回到人类社会的最后几年,能够恢复人的一些感情、心理和行为,能说几句话,能穿、脱衣服,能用碗匙吃饭,而动物即使从出生就生活在人的社会中,不管人对它施行怎样的训练,不管环境与教育条件如何地优越,尽管它们也可以掌握某些人类的行为,但到头来,动物还是动物。这里关键的问题在于狼孩毕竟是人类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而动物自身所具备的遗传素质,根本不同于人类。

    一般情况下,对于生长发育正常的健康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仅仅提供了一个物质前提,并不决定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客观事实证明,千百万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但其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过程却极其相似。双生子的研究表明,尽管他们的大脑结构和机能无重大区别,但他们的心理发展却很不一样,智力水平、活动能力、志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各有差别,甚至是极大的差异。对一些“天才人物”的研究也表明,虽然他们智力优异,成绩卓绝,但他们的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过程和一般人并无重大区别。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解剖他的大脑,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他的大脑的重量、结构和一般人没多少差异。在生活中,有些人过分强调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有人说:“在才能形成过程中,遗传性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父亲和母亲都能向自己的子女传递天资禀赋”。一位美国心理学家甚至声言:“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种“遗传决定论”似乎很有科学根据,但实际上,是完全错误的。高尔顿的《遗传天赋》一书,后来就有人揭露他的调查方法和调查数据都有问题,不足为信。世界历史上曾经产生了无数的诗人、作家、政治家,而他们的子孙大多没能达到他们父辈那样的辉煌成就。

    也有人主张,人的大脑是决定是否成才的标志,脑袋大的人就聪明,反之就愚笨。这种看法也是不科学的,拿人和动物比,大象脑的绝对重量远远超过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人的社会化漫谈简介 >人的社会化漫谈目录 > 2.聪明是天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