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曹操谋杀不成说明了什么
    ——人类具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

    《三国演义》这本书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可能有的同学还读过。它是我国明代作家罗贯中写成的著名的历史,反映了东汉末和三国时期的历史变迁,其中描述了许多精彩的、有趣的事件。在《三国演义》第四回有一段曹操企图谋杀董卓的故事。曹操是汉末有名的军事家,他的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他曾经建立私人武装讨伐董卓。董卓是东汉末年的武将,后来篡夺权位,专断朝政,受到反对。

    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天,曹操带着一把宝刀去见董卓,到房里看见董卓坐在床上,吕布站在旁边。他谎说自己的马瘦弱,所以来迟了。董卓就叫吕布去把一匹好马牵来送给他。董卓因身体肥胖不能久坐,便侧身向里躺着休息。曹操见房里没有别人,心想这家伙今天该死了,立即拔出腰间宝刀,正想下手。想不到董卓床里有一面镜子,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忙回身问道:“你干什么?”这时吕布已牵马回到房外。曹操知道谋杀不成,急中生智,赶忙捧着宝刀跪下,说:“我有宝刀一口,特献给你。”董卓接过去看,确实是一把好刀,就收下了。接着董卓陪曹操到屋外看马,曹操借口试马,出了大门,快马加鞭,一去不复返了。

    待曹操走后,董卓和吕布这才感到曹操的行动不正常,越来越疑心,便派人去追。可是,曹操早已无影无踪了。于是,董卓断言曹操一定是来行刺的,立即下令捉拿曹操。

    曹操行刺不成反倒被人识破。曹操为什么行刺不成呢?

    我们可能会想得到,就是因为董卓床里面的镜子照了曹操拔刀的动作,让董卓看到了,因此曹操未能下手。在这个故事的发展过程当中,有这样两个反映过程,首先是镜子照了曹操拔刀的动作,这是镜子的反映,其次是人脑的反映。镜子反映的是拔刀这一表面现象,人脑反映的是谋杀这一本质。什么是反映呢?反映就是说某一事物作用于另一事物,这一事物的表面形象就在另一事物当中映现出来。比方说,锄头作用于土地,土地留下锄印,锄印就是土地对于锄头的反映。天上的月亮照到水里,水里也出现一个月亮,水里的月亮就是水对天上月亮的反映。我们走路总是一步一个脚印,脚印就是地面对我们脚板的反映。这里反映都属于物理反映。镜子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也是一种物理反映。这种反映是消极的、静止的、表面的、机械的反映,它只能使人们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董卓只能从镜子里看到曹操拔刀的影像,曹操行刺的本质却是无法用镜子看到的。

    而人脑对事物的反映则不同。人的大脑是一个构造非常复杂的物质体系,有非常发达的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各区域担负着不同的反映功能,如视觉区、听觉区、嗅觉区等等,从而能够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感觉作出反映。人脑对事物的反映是能动的积极的反映,它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表,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曹操拔刀和试马逃避这两件事反映到董卓的大脑里,经过反复分析思考,看出了曹操企图行刺这一本质。人脑的这种反映功能是镜子所不具备的。可见,人脑具有反映能力,使人能够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说到这里,也许有的人会想:动物也有大脑,不也同样具有反映能力吗?

    是的,动物脑也具有反映能力。但是人脑的反映与动物脑的反映不同。人脑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力,是在一切生物体反映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生物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当中,产生了感觉细胞,于是产生了感觉能力。以后,生物体又产生了感觉器官,感觉器官的发展,形成了神经系统。感觉能力随着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发展而发展。动物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愈发达愈健全,对外界的感觉能力就越强。高等动物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非常发达,而人的这些器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漫谈简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漫谈目录 > 二、曹操谋杀不成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