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九回 论玄机四言契妙道 开石洞一人独勤劳
    陷溺沉沦己有年,爱河滚滚浪滔天。

    修行自可登高岸,何用中流更觅船。

    话说刘长生和王玉阳、谭长真三人,正行之际,忽听后面有人喊叫,三人掉头观看,却是郝太古。当下彼此相见,各叙离情,四人同行,到了苦县地方,寻到太上降生处。见有九井环着一座八角亭,亭边有株李树,相传太上生于李树下,四人步入亭内,亭中间有座石碑纪着降生之事,上言盘庚时改商为殷,殷之五年,此地有居民,善晓数理,能知过去未来之事,清静涵养之功,终身隐避,不求闻达,居民有女,年十九未择婿,此女淑性幽静,不喜言笑。一日偶到李树下,见枝头一李,鲜红可爱,摘而吞之,遂成身孕,因女无夫而孕,偶有浮言,居民推察数理,如有大圣人降世,故善为扶持,士得无恙。圣胎在腹,选择年月降生。

    选得好年又无好月,选得好月又无好日,选得好日又无好时,选来选去,选了八十一年。其时圣母已满百岁自怀圣胎,不饥不寒,无病无灾,是年二月十五日到李树下散闷,太上裂母左蹦而降,生而白头,下地便能行走,上前七步,退后三步,大叫三声“天上地下惟吾独尊”叫毕,半空中仙乐嘹喨,香风飘渺,玉女散花,九龙吐水,沐浴其身,所沐处遂成九井。太上神智无伦,圣德如天,指李为姓,因生而白头,时人呼之为老子,此降生之由也。其他神异载于经史,历有考证,非无据也。

    刘郝诸人看毕,赞曰:太上道风遗范,千秋永垂,万古称扬,不尽回思,你我悟道多年,玄工奥妙未知谁劣谁优?对此仙境,无妨吐露玄机。

    郝太古曰:慧剑高悬星斗寒,群魔束手难生端,蒲团坐断三更月,九转还丹龙虎蟠。

    王玉阳曰:仙亭览古叙温寒,考证玄工最的端,捉得金乌并玉兔,自然虎踞兴龙蟠。

    谭长真曰:道法无边神鬼寒,超凡入圣岂无端,一拳打破痴迷网,偃月炉中龙虎蟠。

    刘长生曰:提起今人心胆寒,霓棠飘处始生端,聪明反做痴迷汉,说甚仙山龙虎蟠。

    四人说毕,王玉阳复又问曰:“我等三人所言,皆契道妙!言胜不言败,然何刘师兄不言胜而言败,短人之兴,恐非道妙也!”谭长真曰:“心胆寒非道也!痴迷汉非妙也!然而能使胆寒,不可谓之无道。能识痴迷,不可谓之无妙。是不言道妙,而道妙在其中也!不以胜败论之,有何兴之可短?”

    郝太古曰:“刘师兄之所言,非止于此,必有别故。”谭长真笑曰:“不错不错!刘师兄瑶池赴宴,偷看仙女,王母作怒,复降人世,是我二人中途相遇,他对我言,我答他以木炭试道,旌阳主意,他闻我言,一心要去。”

    谭长真请到这里,便住了口。王玉阳问曰:“他一心要做甚么?”谭长真曰:“他要去红粉队里悟道,丝竹场中参玄,重用工夫以空色相。”王玉阳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自无色相。”郝太古曰:“不如人我两忘,色相自空。”刘长生曰:“二位之言,上士至人方能行之,我今欲以多见为妙用,广识做工夫。”王玉阳与郝太古皆曰:“炼色魔者,古今不少,未闻如此之炼也。”谭长真曰:“有志者可以使巧,无志者可以守拙,各有妙用,不必深言。”说毕,天色已晚,四人即在亭内打坐过夜,到了次日,分路而去。单言郝太古行至华阴道上,猛抬头见一座高山,其形如掌,高耸云霄,前次送师西归,灵柩压着肩头,顾不得张望,故未曾见此山,今则散淡逍遥,一路之上少不得观山望水,一眼瞧见,心甚仰慕,叉忆师言所见之处,即了道之地,乃登临其上,见万山俯仰,低于其下,昔寇莱公有诗曰: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迥首自云低。

    原来这一座山,乃西岳太华仙山,山上有宫观十余处,皆有道人焚献香火,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七真因果传简介 >七真因果传目录 > 第十九回 论玄机四言契妙道 开石洞一人独勤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