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2回 李石上逢怪虎 老翁吹笛惊蛟龙
敢入寺,必奔往他处,你等可分路索之。”众虎遂四散奔去,虎头人依然踞坐。约五更以后,众虎俱回,说道:“我等四路追寻不获。”正说间,恰值月落斜照,见有人影在树上。虎头人笑道:“这小儿原来在这树上。”乃与众虎望着树上,跳身攫龋幸那树甚高,跳攫不及。李吓得魂不附体,几乎坠下。忽闻空中有人喝道:“此人乃御前之人,汝等孽畜,不得猖獗。”于是虎头人与众虎俱各散去。

    少间天曙,仆从来寻,李方才下来。见那笛原在草间,依旧拾起步入寺中,因受惊恐,卧病数日。病愈,方欲起行,适有旧相知的京官皇甫政,新任越州刺史,因赴任偶宿此寺,遇见李,问其何往。李道:“将欲西行,追随大驾。”皇甫政道:“近日西边兵马充斥,难以行走。不如且同我到越州暂住,俟稍平静,西行未迟。”李应诺,遂别寺僧,随皇甫政至越州。

    一日,皇甫政公事之暇,见月白风清,一时高兴,欲游镜湖,令人具酒肴于舟中,约集僚友同李泛湖饮宴。但见月光如水,水光映月,放舟而行,如游天际。众官饮至半酣,皆向李请教笛韵。李就取出笛儿吹起,其声音之妙,真足以怡情悦耳,听者无不啧啧称叹。一曲方终,只见前面有一叶扁舟,一童子鼓棹而行。船上立着一位老翁,高声叫道:“大好笛音,肯容我登舟一听否?”众人于月下视之,见那老翁葛巾野服,衣貌堂堂,知非常人,不敢轻慢。遂请他过大船,以礼相见。

    就坐后,老翁道:“偶游月下,忽闻笛声甚佳,故冒昧至此,欲有所陈。”李道:“拙技不足污耳,承翁丈闻声而来,定是知音,正欲请教大方。”老翁道:“顷所吹者,乃紫云回曲也?此调出自天宫,今尊官已得其妙,但所吹之笛,乃紫纹竹所造。此竹生在云梦之南,于每年七月望前生。但今年七月望前生,必须于明年七月望前伐。若过期而伐,则其音窒;先期而伐,则其音福适间细听笛声,有轻浮之意,当是先期而伐者。此但可吹和平繁靡之调,若吹金石清壮之调,笛管便将碎裂。”李听了,口虽唯唯,心还未信。老翁道:“公如不信,老朽请一试之。”遂取过李所吹的笛几吹起一曲金石调来,果然其声清壮。及吹之入破之时,众人正听得好,忽地刮刺一声,笛儿裂作两半。众方惊服。

    老翁笑道:“损坏佳笛,如之奈何?老巧偶带得二笛,在此当以其一奉偿。”遂向衣裾下取出二笛,一长一短,乃以短者送李道:“便请试吹。”李接来一吹,果然应手应口,心中欢喜,再三称谢。皇甫政道:“从来说宝剑赠与烈士,红粉寄与佳人。老丈既以敝友知音,何不并将那一笛惠赐之。”老翁道:“那一笛非人间所宜吹,即使相赠,亦未必能吹。”李道:“小子愿一试之。”老翁便把那笛递过。李吹之再四,都不入调,且亦不甚响,乃言道:“此笛量非老丈不能吹,必求赐教。”老翁摇头道:“人间吹不得。”李道:“人间吹了便怎么?”老翁笑道:“尊官前日山谷中所吹人间之笛,尚且有虎妖闻声而至。今于湖中吹动那一笛,岂不大惊蛟龙乎?”众人道:“不信有这等事。”老翁道:“诸公不信,老朽试略吹之。倘有变动,幸勿惊讶。”遂取过那笛,信口一吹。

    其声震耳,树头宿鸟俱惊飞叫噪。到五六声之后,只见月色惨黯,大风顿作,湖水鼓浪,巨鱼腾跃,举舟之人大骇。都道莫吹。老翁大笑,起身告别。李道:“还不曾拜问大名?”老翁笑道:“前宵于空中喝退虎妖者,即我也。不须更问姓名。”遂跳入小舟,忽然不见。众人大惊。

    自此李得了仙笛,其技愈精。皇甫政打听得路途稍通,即遣发起行。不则一日,来到蜀中。先投谒高力士,引至上皇驾前朝见。李将途中遇仙之事,从容启奏。上皇闻言,十分叹异,仍令供御。

    忽见肃宗遣使来奏。言永璘王谋反,称帝于江南。上皇大怒,命速遣将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混唐后传简介 >混唐后传目录 > 第32回 李石上逢怪虎 老翁吹笛惊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