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十三回 病痈疽太祖驾崩 承统绪晋王依诏
酒虽有害,但撤去不用,又见饔飨难下箸。以此终日不食,岂不要忍饥?死是不难了,倒不如少些酒节饮为高。讵知初时少饮,原来好酒之汉,见了佳酿那能忍口少。不免由少而多,至于八九分醉意方能住手,此是举世之人皆然,迥非太祖一人偏好也。然天子之贵,岂乏药饵以退其病?惟功不能补过,非干服药罔效的。又半月之后,龙背上突起发个毒疽,不问而知为背痈了。至病势日增,饮食不进,太祖渐至日夜昏迷。举朝文武大臣,已知主上冥期日近,独有那位御弟二王爷光义,心中暗喜:登基有近之期,况因寿州不思救驾,为太祖欲执罪,时刻惊俱在心。今知太祖染此恶疽,只是放下忧心。当初杜太后有旨,命太祖兄将大位传己,故心安了。

    此日太祖自知将危,传与晋王二弟,汝其勉之,以承朕志。光义含泪揖奏,曰:“我主病势更深,只宜安静调养,勿发劳心。至于国家重器,即万岁之后,即有德昭侄儿,弟岂敢妄为,恐于后人议论。陛下三兄,须当酌之。”太祖曰:“不然,以德昭年尚十一,稚幼无知。况初时太后有嘱朕以大位付汝,当此朕一诺唯承之。朕遵母命,汝遵朕旨托,还有何人后议?朕观汝龙行虎步,他日必为太平天子,但德昭儿年轻,当善遇之。再有四件大事,朕未能全得,尔当成全之,亦朕为尔为佐弼之谋也。第一者河东之地未平服,不可不取。第二者山后杨业父子英雄,智略萃于一门,须当厚聘之,以大用。第三者朕征伏南唐时,半中途遇一张齐贤。此人有大才,可当宰相之任。当时吾不收用之,特留来尔作相,此人得任宰相之权,大有益于国者。太行山一将,名呼延赞,英雄忠勇,可收用之,是文武得人也。须当记此四事,朕死何恨!”当时光义揖拜受命。有宋后曰:“今二王叔接继江山,将吾母子致于何所?”太祖曰:“非此无安置汝母子。今二王叔接继,何异于朕?必能共保富贵,不须忧也。”太祖再唤其子,德昭当时下跪,流泪一包。言:“为君不易,今依太后命传位与二王叔登基,仍是一家骨肉亲,长保富贵,不须忧虑也。”德昭含泪依旨叩谢起来。母子仍坐侧。

    此夕太祖昏沉睡去,梦见陈希夷前立御床侧,揖拜毕,与他握手曰:“山人特来与陛下一别,从此回天以了俗世了。”太祖凄然下泪:“可有延缓朕之寿命否?”陈抟曰:“此数已定,陛下原五纪外之寿数,理合就此回位,不须伤情也。当初在困南唐时,皆中毒水,虽蒙神水救回,馀患尚留肠胃。故黄石公临别时,早知陛下有此毒患,故以危言恳旨,当戒酒色。不料陛下于此二者全耽,所以引馀毒发疽,难以救拔。今山人别去,且等候陛下龙驾三天后再会。”语毕大袖一拂,向天而去。原来陈抟老祖前赠受太祖封以华山为睡仙恩典,复于三天之前来报知。当日太祖醒来病加沉重,自知不起。急招光义弟及德阳王子入宫,戚然吩咐一番,言声不响,气息不继,嘘嘘呼吸。

    按史上有批点光义入待问候太祖之时,并无太祖妻儿在旁,宫监远隔。但闻太祖言呼“光义汝早当为之”云云,烛照一声,红光一摇影已报驾崩。是千古疑案,事之不明也。

    但太祖一崩,宋后、皇子、御弟一众等大哭哀声。传召众大臣、文武,人人悲泣,召颁天下,开丧挂孝,禁绝鼓乐。葬毕,光义登基。诏颁示中外,议于明年正月改宋国号,大赦天下。赠宋后为开宝皇后,迁之西宫。即进封皇御侄德昭为八大王,宠遇特隆。王妃顾氏进封皇后,苗从善、高王爷、曹彬、王全斌、潘美一班前辈功臣皆已极品,不能再升,只加俸禄而已。其馀少五阳将,由侯爵进封为公爵。五少阴将,加封五郡主。只有高平王妹丈高怀德功劳浩大,进加九锡。郑印念他新立功,又父有功被误杀了,复加九锡。馀者皆加三级或一命之荣不等,不概烦表。

    当日宋太宗自即位后,注意用兵,以承太祖威武之志。一日谓群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赵太祖三下南唐简介 >赵太祖三下南唐目录 > 第五十三回 病痈疽太祖驾崩 承统绪晋王依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