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十
    河南道十

    陈州

    陈州。淮阳郡,今理宛丘县。昔庖牺氏所都,曰太昊之墟。《禹贡》为豫州之域,星分心宿二度。周初为陈国,武王封舜后胡公妫满于此,以奉舜祀,以备三恪。至春秋时,为楚灵王所灭,乃县之。后五年,复立陈惠公。后五十六年,楚惠王复灭陈,而其地尽为楚所有。又楚襄王自郢徙于此,谓西楚是也。战国时,为楚、魏二国之地。秦灭楚,改为颍川郡。汉为淮阳国之地。后汉如之。晋为汝南郡、梁国二境,兼置豫州,领郡国十,理于此。后魏得之,又立为陈郡。至天平二年,以淮南内附于此,置北扬州,理项城,以居新附之户。高齐天保二年,以百姓守信,不附侯景,改北扬州为信州。隋开皇十六年,于宛丘县更立陈州。炀帝初州废,又为淮阳郡。唐武德元年,平房宪伯,改为陈州,领宛丘、箕城、扶乐、大康、新平五县。贞观元年,废新平、箕城、扶乐三县,三年,复以沈州之项城、溵水二县来属。沈州即今颍州沈丘县。长寿元年,置武城县。证圣元年,置光武县。天保元年改为淮阳郡。干元元年复为陈州。晋天福六年升为防御州。开运二年升为镇安军。汉天福十二年降为刺史州。周广顺元年又升为防御州,二年复为镇安军节度。皇朝因之。

    元领县六,今五:宛丘、项城、商水、南顿、西华。一县割出:太康。入开封府。

    【州境】东西一百三十里,南北一百四十五里。

    【四至八到】西北至东京二百四十五里,西至西京七百里,西至长安一千五百里,东至亳州二百五十五里,南至蔡州平兴县二百五十四里,西至许州二百八十里,北至雍丘二百二十三里,东南至颍州三百里,西南至蔡州二百一十里,西北至开封府三百一十里,东北至宋州二百二十五里。

    【户】唐开元,户,五万二千六百九十七。皇朝,户,主一万一千八百六十三,客一万一千四十八。

    【风俗】《书序》曰:“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故文字之兴,起于陈州也。于是,风俗旧多儒学。周武王克商,封舜后于陈州,为胡公配以长女,妇人尊贵,好祭祀,其俗事巫。故《诗》曰:“坎其击鼓,宛丘之下。”

    【人物】逢滑。子张。姓颛孙,名师。郑当时。黄霸。袁涣。何曾。谢向。王隠。陈郡人,撰《晋书》八十卷。袁宏。殷仲文。俱陈郡人。谢瞻。谢灵运。谢惠连。皆陈郡阳夏人。袁淑。阳夏人。谢庄。

    【土产】丝、绵、绫、绢。

    宛丘县。旧七乡,今二乡。本汉陈县。春秋时,楚灭陈,县之。秦、汉仍为陈县。汉属淮阳国。后汉属陈国。晋属梁国。宋属南梁郡。高齐文宣帝省陈郡,仍移项县理于此。隋文帝立陈州,改项县为宛丘县。陈州,州城枕蔡水,周回三十里。洧水,西自许州鄢陵县界流入。蔡水,自西北流入,经县东一里。州理城,楚襄王所筑,即古陈国也。庖牺氏、神农氏并都于此。及楚顷襄王,为秦所伐,失鄢、郢,徙都于此,为秦所灭。宛丘,在县南三里,高二丈。《尔雅》云:“陈有宛丘。”《诗陈风》云:“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清丘,在县东北五十里,高二丈五尺。《古老传》云:“汉淮阳王,常登此丘游望,闻汉中有清丘,故遥取为名。”砚丘,在县东南四十里,高五丈。《古老传》云:“楚王灭陈于此,宴会军士,遂名燕丘。”后人语讹为砚丘。固陵,在县西北三十里,高一丈二尺。按《史记》,项羽南走固陵。即此陵也。今俗呼为谷陵。辰陵亭,在县西南四十里。《春秋》云:“楚子、陈侯、郑伯盟于辰陵。”杜预注云:“陈地,颍川长平县东南有辰亭。”陈佗沟,在县北一十里,上从安仁沟出入县郭。《古老传》云:“陈公子佗开,所以灌溉也。”《毛诗墓门》刺陈佗,无良师傅也:“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太平寰宇记简介 >太平寰宇记目录 > 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