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 五 回 济南军中鹅鹳成列 茌平道上莺燕悲歌
。不磨久闻人言,袁世凯是个熟悉兵事的大行家。不觉大喜,就对金利说道:“我主仆二人路上颇觉辛苦,在此养息数日,看了袁军行军,再往北京去何如?”金利素喜武事,一闻此信,知道又可偷懒二日,也觉畅快。主仆二人,就在客店住下。

    等到那日袁军操练行军之日,不磨易了服色,照着行军观阵之例,袖上系了红十字的记号。主仆二人问明道路,一直望城外行军战场进发。未到战场之时,遇见众将官拥着山东巡抚袁世凯,坐在马上。身着行装,头戴红顶,赫赫威风,果然是一员大将的形式。手下众将官却都换了行军洋式冠服,却没有一个服这古时武装的。前头打着帅字黄旗,引着袁世凯,飞奔而去。

    等到袁世凯到了操场官厅之时,那边预备的兵将,大家望地下一齐跪倒,口称迎接大帅,众声如雷,隆然震耳。袁世凯下马入座。座上公案,红绿相间,俨然一衙门旧式。众将官捧上册籍图画。袁世凯略一展看,便命开操。众将官嗥然哄应,各寻自己马匹,各归队伍去了。袁世凯遂入内更衣,也换了短衣包头而出。袖上双龙金线,却有十三道明记,映着日光,格外闪烁耀目。遂传令请各国教习,一同策马,往来行军。已分为甲乙二垒,各据一方,遥遥相对。各作相持之状。

    不磨主仆遂拣了一块最高地方,立足观战。远望村民市人来观者甚少,不觉太息中国人竟无尚武的精神。如此盛举,竟不如看戏人多!忽见甲军侦探来报:“乙军遣马兵来袭。”甲军遂准备迎敌,分道埋伏,一齐都蹲在草地坟堆里等候。等到敌兵马队来探,一时伏兵齐起,枪声如连珠一般。甲军的大炮接着轰发,乙军马兵势不能敌,遂反面而奔。甲军竭力穷追,刚要夺险据要的时候,又忽为敌军两面伏兵包抄,围困在垓心中间。甲军四面冲突,竟无一丝破绽可寻。两面炮声、枪声,火药气直贯云霄。

    正在骇目惊心之时,看看甲军支持不住。忽闻大声发于天际,竟若山崩地裂一般,一股黑气罩着两军阵前。以为甲军此次必覆灭矣。虽明知是个假的,心里也不觉代为着急。谁知此声即是甲军地雷之暗号。远见乙军的主将营盘旁边,不知何时为甲军所据。乙军见主将营盘有失,遂解两军鏖战之围,分作前后应敌之势。一军面向外攻,自行断后;一军面向内进,回救主营。甲军进据敌地,正欲夺取敌营,以为灭此朝食之计。不防前面敌兵回攻,立时,人马纷乱,调运不齐,只好分作两支,暂守归路。那乙军的主将见自家兵队回护,敌兵渐退,抖擞精神,摇动旗鼓,一齐出攻,汹涌之势,锐不可当。当先进据敌营的两支兵马,深恐兵单不敌,遂各向自己军队奔去,合做一堆,并力抵御。乙军再四猛攻,竟不可破。甲军亦连发数队,作救应之状。将要得手之际,忽为乙军马队所冲,顷刻分为两翼,各不相救。甲军援兵遂挥动令旗,令各军退据高冈,凭高望险而守。乙军仰攻不及,反为甲军所击,遂大败而回。袁世凯遂命鸣金收军,重复到了官厅,传令赏赍记功。诸事已毕,遂一路呼喝回衙。

    其时已晚,不磨也回了旅店用饭。随即打听路程上路。岂知近日逃难官员多是由西路的多。东大道这一面,竟冷落得若无人之境,思求一饱食,亦不能得。金利倒不是怕辛苦,最怕的吃马粪饽饽,遂劝不磨改由茌平,再由天津至北京。不磨也就允许。主仆二人次早望茌平进发。走不多时,顿觉与前数日所见的情形大异。一路都有兵勇迎送,一站一站的交代。而且饭食亦觉周全,各店中有老米饭可买。虽是有些陈糠气味,久食面食之人,得了一碗粗米饭,亦觉香气勃勃。当时午饭打尖,饱餐一顿,主仆二人,甚觉喜悦。

    晚上赶到茌平县的时光,已是更深月黑。远见一个旅店门口,挂着纸招。店内灯光射出,看见人影憧憧,仿佛是生意闹忙之时。不磨遂一鞭赶至此店,告明投宿之意。店主一见不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邻女语简介 >邻女语目录 > 第 五 回 济南军中鹅鹳成列 茌平道上莺燕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