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六回 取漢書詳革功名 考知事確定優劣
    却說張李兩役,奉命趕到市前巷廖宅門牆,說明来意與門公知曉。廖宅也是閥閱人家,不能造次從事,公差雖然奉命前來,也只得循規蹈矩,踏準理信而行。將硃籤與門公看了,這枝硃籤並非提人所用——公差出門辦公事,須得手持硃籤,表明確是奉公而來,並非私下出來敲詐恐嚇之意。再拿皇甫取書憑條,交與門公,門公接了,問明原委,隨即匆匆入內,稟明主人。主人廖啟祥也是孝廉出身,候補福建,署理四五年知縣過,現在林下優游,守產度日,閉戶讀書,吟詠飲酒,清簟疏簾,一枰對客,消遺餘生,絕不干預外事。故鄉里中有廖好人、老糊塗之謠。廖老聞知,也樂得此美名,嘗曰“難得糊塗,難得糊塗”。然此老似呂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雖日在醉鄉,北窗高臥,怕談世俗,嘯傲羲皇,自比陶潜,無懷葛天,與人無爭。亦知舊戚與西賓秦先生漢書一節,此部漢書的,真淳熙初刻,字跡紙張均臻上乘,家藏精本,秦公愛如珍寶。不意皇甫借來觀玩,據為己有,於情理上確實話不過去。後經老夫調停,勸過舍親:既愛此書,何不出銀兌换?商諸西席,亦屬執之一見,不聽諫勸,已致弄到入訟,公役到我門牆,成何體統?今既持憑來取,他又自已不來,我又何便到他臥房翻箱倒箧?他又不將此書擺在外邊架上,又未曾交託與我。想定主意,即囑門公:“請衙差進來,我有話講。”門公奉主人之命抽身出來,傳言主人請進。張遷李陞跟了老門公,走進內廳,站立滴水簷前不走。當公的極懂禮貌,眉毛裏會說話,鼻觀裏會演戲的,看什麼人講什麼話,人王老虎狗,三色頭面孔。今见廖宅是有功名人家,何敢放肆?并且公事是他親戚,並不是廖家本人,故而格外留神。正在四面觀看之際,只見遮堂門背後走出白髮朱顏的一位,紳士裝束,料必就是主人。凝神肅靜,只等傳喚。廖翁步至中堂,朝外一望,見庭心內有兩個公差模樣,遂和顏悅色的喚他入來。張李闻喚,趨一步搶上前,打了一個千,叫了一聲老相公,侍立拱手聽命。廖翁手裏托了憑條,對張李二人說:“二位有所未知,這書乃鄭重珍寶,舍親之物。雖係有憑來取,小老未便交付。如要取書,須得本人来取,望原諒為要。”張遷素有能幹之稱,聽了廖翁此言,遂含笑低聲道:“老相公所說極是。但是奉了主命,無物不能復命,須望老相公作主。皇甫相公既有憑條前來,即老相公付了,也不妨礙,他日皇甫相公也决不見怪。况聞得堂供,此書係皇甫原物,而秦相公冒認的,如此刻來取不放,反為不妙,問官誤為情虛,訟事倒難免見虧。求老相公原諒,俾差役回去銷差。况本官在堂上坐候,如空手歸去,必遭斥駡。即使令皇甫相公自己來取,這案又須延閣一天。最好求請老相公作主罷。”廖翁一聽公差異常圆到,自己又何必為難他兩差?况有他手寫憑條,即與了他,虽要見怪,亦不敢出口。隨即喚書僮,到皇甫住房内把漢書十六本尋出,連木箱一只齊交公差。張李二役捧了書箱,藏了硃筌,回一聲廖翁,急匆匆飛步回衙復命,將書箱呈於案上。那秦綬源立在東首,一見書箱擺在公案,差役尚未上前繳籤銷差,他忘形骸奔過來,兩手連身體直撲將來,彷彿小孩兒思乳,見了母親解襟相仿,口中說“書在此了!這木箱不是我的!”陸官見了又好笑又好氣,兩旁差役喝退一旁。張遷李陞上來繳過硃籤,打了一千,退下去站立一旁。陸官體諒入微,命他二人出外安歇,張遷李陞退下不提。

    言歸正傳,却說知縣把木箱豎蓋抽開,取出漢書兩三本,展卷瀏覽,真一部宋版原印的寶書,無怪愛者。是愛讀書朋友,見此誰不歡欣?猶美人見脂粉,烈士見刀劍。陸官正翻出刘項鴻門大宴,樊噲吃豚肩,項莊舞劍,沛公如廁,花花綠綠的一段好文章,看得起勁出了神,倒把兩造打官司事體忘掉,搖頭點腦的朗聲,大讀特讀。引得站班差役暗笑起来。陸官又看上下眉批,丹鉛朱墨蠅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清代圣人陆稼书演义简介 >清代圣人陆稼书演义目录 > 第十六回 取漢書詳革功名 考知事確定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