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五回 哪咭回国换奸臣 素娟让功拜义父
    话说倭王俺达命上将赤猛克解赵全到官军营中,周元闻祸事发作,自知性命难保,遂自刎而亡。俺达命割取首级一齐来献。王崇古大喜,即把哪咭及阿力哥交与赤猛克带回。又命裨将康纶奉送王孙回国。哪咭与阿力哥泣别而去,临行巡抚方金湖致嘱赤猛克劝倭王不可伤害阿力哥性命。却说哪咭回至大营,与俺达相见,祖孙二人抱头大哭,感谢天朝不杀之恩,仝向北拜了五拜。俺达差行人哒儿汉等赍谢表到来。表内言:天朝赦我承重嫡孙回国,得他接承国嗣,真是莫大功德。恳天朝大皇帝恩准和好,愿年年贡献土产作为外臣,并恳遍谕边省军民人等,依旧与我国贸易,誓无反叛,皇天后土,是鉴此心。

    总督王崇古遂带哒儿汉进京朝见,并将张居正前后策书情节一一奏闻。神宗皇帝大喜,替张居正道:“张太师真正有王佐之术,能令日本倭王称臣归服,昔年与日本议和,因开马市两相交易。后来屡被倭人杀伤我中国百姓,两国遂起争端,兵连祸结,致令干戈不息。群臣见前朝南宋懦弱,其祸皆由与大金国和议,是以屡被外国欺凌。因此共劝孤家征剿立威,不与倭和。

    今张卿独主和议,乃得倭人臣服,太平无事,真莫大之功。”

    张居正奏道:“昔者马市起衅,满朝文武都话祸因中国与敌和好,失威示弱,致启兵端。殊不知今日之和与前朝之和大不相同,如汉朝把昭君送出塞外,宋朝将金帛献与大金国,都是外国强盛中国恳求他和好,本非他情愿。故贾谊有倒悬之譬喻寇准不主和议。今日乃外国恳和,自愿称臣乞封,是制和者权操在中国,不是权操在外夷,比汉宋懦弱求和,万万不同。昔年奏闻,马市倭人带兵入境,恃强辖买,把无用的瘦马要求数倍之利,故贸易未久,遂致抢夺相杀。故先帝遂禁马市,不许交易。今日则因他到来进贡,官开墟市,令他与边地百姓贸易,或三日一墟,或两日一市,设兵弹压,毫无争斗,与前时马市不同。至于紧守边关,讲究武备,乃治国的常规。不因他朝贡不朝贡,然后增减。若话倭人无信,反复不常,试看我中国父子兄弟骨肉相约,都不能包管有始有终,何况夷狄之人,怎得万年和好,只要在我有钳制之法,应如此举行就行。无识之臣,动辄话夷狄之人最无信义,与他和好必有背盟之祸。难道近来数十年屡被他攻劫,都因背盟之故么?即将来背盟之祸至甚,亦不过如此。朝臣动辄以杀戮贪功,不顾生民涂炭,只图私利,不计公害。外国愿和,却不肯和,遂失此机会。此等臣子不独不忠,兼之不智。”神宗皇闻奏大喜,遂册封俺达为顺义王,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又准他与边民贸易。行人叩谢领旨,欢喜回国。于是神宗皇帝设下太平宴,君臣庆饮,尽欢而退。张居正蒙皇上赏赐许多金银宝物,大喜回府,对素娟道:“日本息兵归顺,今日宴饮太平,蒙皇上优旨褒赏。这场功劳是出自你暗中摆布的,待我明日上朝将此情节奏明,以免屈你之功。”

    素娟道:“倭人归顺,皆赖天地泰运之兴君相燮理之德。奴家怎敢冒功,若将此事牍奏天庭,则堂堂宰相计谋出自闺中,在奴家虽是甚荣,在相爷颇觉为辱。奴家前蒙相爷活命之恩,虽粉骨碎身未足云报。今略施小计以相帮,未足答鸿恩于万一,愿相爷将此事寝搁罢了。”张居正大喜道:“你立此大功不矜不伐,不独有才,兼且有德。你既肯将这场大功相让,不愿奏明,待我明日上朝单把铁威害你之事,入奏请旨,拿京问罪罢了。”

    素娟道:“民间之事,自有地方官所理,不经该县先禀大员,依例尚有越诉之罪,况敢惊动君相。所以当日汉相丙吉路见杀人命案,过而不问,以存宰相体统。况铁威虽陷害奴家,奴家现未曾死,又得与相爷相聚,若非铁威之力,奴家怎得到此以受相爷知遇之恩。铁威虽有大罪,实有大功。况天网恢恢,小人必无幸免之理。不须出自我手,吾愿相爷不必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绣球缘简介 >绣球缘目录 > 第十五回 哪咭回国换奸臣 素娟让功拜义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