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择人任势,任三个势:气势、地势、因势
没了,地势就没了。地势没了,怎么打也没用,只有撤退。

    第三,因势。因势,就是因人之势,根据对方的势,来因势利导,李靖说:“因敌怠慢,劳役饥渴,前营未舍,后军半济,谓之因势。”前面说到曹操的锦囊妙计,就是知道孙权来的人多,人多的,必然要利用人多的优势。先到的,必然心态上就等着大部队到齐了再动手,利用他这个兵势,乘他“前营未舍”,先头部队军营还没安顿好,“后军半济”,后面的军队还没到齐,先给他一个迎头痛击,他的气势就被打下去了,我军的气势就壮了。所以因势就是纵横捭阖,捭阖就是开合,一开一合,调动对方,根据对方兵势变化,随时痛击。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任势”,曹操注解说,就是“任自然势”,顺其自然,你要先设计好“自然”,把对的人放到对的地方,那就一切自然而然。

    你就把人当木头石头好了,他的性情是固定的,投之安地则安,投之危地则危,那木头石头自己是不会回避的。

    梅尧臣注解说:“木石,重物也,易以势动,难以力移。”那大树木、大石头,你要想靠力量搬动它,你搬不动,但你如果把它放到山顶上,利用山势,而不是蛮力,那轻轻一推,它就雷霆万钧地滚下去了。

    军队呢,“三军,至众也,可以势战,不可以力使,自然之道也”。

    韩信破赵之战,把一万人的军队背水列阵,面对敌军二十万人,人人殊死作战,为什么?因为韩信是任势,不是责人。那势,就是退后只有死路一条,只能跟敌人拼命。

    淝水之战,苻坚率百万之众,面对晋军八万人,虽退后者斩,也挡不住士兵逃跑。因为那势,是有路可逃,人人夺路而逃,当官的来斩,没有来斩的敌人多!

    为什么打包围战,通常要留一面给敌人逃跑,这也是造势,不要给他殊死作战的势,让他有逃命的势,这样才能在他逃跑的时候歼灭他,又不用跟他拼命,杀敌一千,自伤八百。逃跑路线上再埋伏一支奇兵,就更完美了。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势篇》最后,孙子总结,什么是势,就是在一千仞那么高的山上推下来一颗圆石,谁能抵挡!

    我们中学物理学过“势能”这个词,就从这儿来的,势能等于mgh,就是:势能=质量×重力加速度×高度。

    山上的圆石头,它拥有的势能,就等于他的重量乘以山的高度。如果那石头从山上滚下来,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是多少呢?等于1/2mv2,就是动能=1/2质量×速度的平方。

    山有多高,石头有多重,速度就有多快,谁能抵挡!

    杜牧注解说:“转石于千仞之山,不可遏止者,在山不在石也;战人有百胜之勇,强弱一贯者,在势不在人也。”石头滚下来有多大力量,不在于石头有多重,主要在于山有多高,士兵是勇是怯,不在于他的性格,主要在于你把他置于什么形势。

    王皙注解说,石头自己不会转,因为山势才不可遏止。战斗也不能强求妄胜,因为兵势也不是你强求得来的。

    所以善战者,任势不任人,任势而后择人,把对的人放到对的地方,才是领导力所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简介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目录 > 择人任势,任三个势:气势、地势、因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