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坛经的自由观与戒律观之间关系
后的结果。因此,可以说自由是禅宗追求的一种终极境界。佛教建立的最初动机和终极追求都是为了人类的解脱,自由正好是对解脱的最佳阐释。问题是自由在这里是个动词。其主语是什么呢?我们在此处还难以得知结论。

    在敦煌本《坛经》中,自由一词的第二次出现为我们理解“自由”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材料。“自由”一词的第二次出现是在对“无念”的解释之中。禅宗讲的“无念”并不是完全无意识的死寂状态。“何名无念?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处不著一切处。常净自性。使六贼从六门走出。于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念(意识)是能“见一切法”,并“遍一切处”的,而“无念”不是要停止“念”的运动,而是要“见一切法”而“不著一切法”,“遍一切处”而“不著一切处”,从而保持自性的清净,使“六贼”从“六门”(即六根)中自由出入,“不离不染”。既不离开六尘、六根,也不在六根与六尘作用生成六识的过程中进行执著,“念”在认识过程中自由产生并自由通过认识器官,不停滞,无挂碍就是“无念”。由此可见,《坛经》讲的自由的主体是念。念的“来去自由”的状态就是无念的状态。

    慧能明确表示他的法门“立无念为宗”:“善知识。我自(此)法门。从上已来。顿渐皆立无念无(为)宗,无相无(为)体,无住(原本住下有“无”字)为本。何明为[无1相。无相[者1,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不念。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念(今)念、后念。念念相读(续),无有断绝。若一念断绝,法身即是离色身。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于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以无住为本。”(敦煌本《坛经》)这就是说禅宗的宗旨便是“无念”,或说“于念而不念”,“念念不住”且“念念相续”。“无住”和“无相”都是“无念”的另一种表达而已。念之“无住”等于“无念”。念是对相的认识,“于念而不念”的直接结果自然是“于相而离相”。禅宗之修行方法最根本的特点便在“无念”。

    一谈到禅宗,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它追求“明心见性”的特点。其实,“明心见性”是佛教各家各派共同的追求,并不是禅宗区别于天台、华严、净土等其他宗派的根本特色。而禅宗最根本的特色不在“明心见性”的这个终极追求上,而在于其“明心见性”的方法——“无念”。具体来说,是“于念而不念”,“念念不住”且“念念相续”。

    “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子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以无住为本。”这意识(念)流中,一旦起执著之心,马上就会陷于一系列的执著之中,从而人就陷入了不自由的状态——“系缚”。反之,让意识流随缘任运,自由来去,不产生任何执著,这样,每一念都没有被束缚住,也就达到了自由的境界。因此,自由的主体可以说是人的意识(念)。

    值得注意的是,在禅宗看来,念是自性本体生起的。意识(念)就是自性的彰显。“常净自性”与“无念”并无本质区别。念与自性的关系《坛经》里也有明确说明。“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自)姓(性)起念。虽即见闻觉之,不染万镜而常自在。《维摩经》云:外能善分别诸法相,内于第一义而不动。”(敦煌本《坛经》)真如本性是念的本体,念是真如本性的发用。自性与念是体用一如的关系。《坛经》进一步引用《维摩经》的话说明:对外物而言,念具有分别外境各种法相的功用,这与人们一般对念的理解一致;而对自性而言,念内在于自性(“第一义”)之中是不动不易的,自性与念体用一如。

    值得注意的是,自性是本自清净的。念(六识)则是本自清净的自性受到染污的结果。无念(念之自由状态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坛经的自由观与戒律观之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