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一)
住在善业中,这才能离苦得乐。如果能使当下的心端正,随之而来的是:果上的根身器界都一定得到端正。所以在指示业果妙理之后,进一步教诫必须遵行因果正道在自心上修习善业。

    戊一、明世俗业果唯心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

    在因缘聚会之时,世尊告诉龙王:众生在六道中上下轮转,有一段一段的果报,这是怎么来的呢?根源就是由于众生有不同的心想、造作了不同的业,除了以自心感现之外,再没有别的原因。

    怎么理解“心想不同,造业也不同”呢?要知道,在当下一念心上有造十法界的差别。大体上是:这一念心嗔恚邪淫,就是地狱业;悭贪不舍,就是饿鬼业;愚痴暗蔽,就是畜生业;我慢贡高,就是修罗业;坚持五戒,就是人业;精修十善,就是天业;证悟人空,就是声闻业;了知缘起无我,就是缘觉业;六度齐修,就是菩萨业;真慈平等,就是佛业。

    在《楞严经》里开示了众生由自业感召恶趣果报的情形。这里举三个例子来说:

    第一、众生以淫欲习气贪求交接的欢乐,互相摩擦不休,就会发出大猛火光。就像两手互相摩擦,必定出现暖热。所以死后自然感得铁床铜柱倾轧、猛火炽燃等的现相。

    第二、由以贪婪的习气反复计较,贪就是尽量吸取、纳为己有,这样日夜贪求、不断地吸取,由于贪心属水、吸取属风,就像人用口吸气就会发生冷的感触,因此死后感得积寒、坚冰等恶趣,在里面感受冻冽之苦。

    第三、以傲慢习气凌越他人,这是发自于自恃过高、轻视他人,当时的心态高举,往上驰流不息。我慢属于山,驰流属于水,所以必然有飞腾奔波的情状,因此就有积波成水。就像人用舌头往上舔上鄂,自然生出津液。以这样的业习发生,死后就显现血河、灰河、热沙、毒海、烊铜灌口等现相。

    像这样,以内在心想的差别,就发起造业的差别;以业力的差别,就现出果报的差别。也就是,在众生心里,有贪、嗔、痴、慢等各种心想交替生起,由此就发起杀、盗、淫等的各种造业,所造的业一段一段不相同,所感的果也就一生一生不相同,这样在六道里舍一身、受一身,上下沉浮,就叫“诸趣轮转”。比如:天中死后,生在人间;人间死后,生在天界;天界死后,又堕入地狱;地狱死后,又生为饿鬼;饿鬼中死去,又生为畜生。诸如此类,不断地在六道中升沉轮转,就是因为多生以来造的善恶业错综复杂。

    【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

    世尊又以现前的事例启发龙王说:龙王!你看法会中这些比丘、菩萨,以及大海中的各种众生,他们的相貌是不是各不相同呢?这一切都无不是由他们自己的心造善和不善的身业、语业、意业所导致的。

    “靡不由心”这四个字就否认了一切无因生、邪因生的邪论。这里要想到:如果一个法无因就能产生,为什么不一切时处都产生呢?既然不必要条件就能生,应当何时何处都能生。实际上,并没有恒时生同一种法的现象,所以万法不是无因生,而是因缘所生。这个“因缘”说到底就是众生自己的心想,除了自己的心造作根身、器界之外,上帝等创物主、基本粒子等物质是不可能造万物的。再注意“如是一切”这四个字,这涵盖了法界一切现相,决定没有丝毫是由自心之外的作者所造。

    《心赋注》里引古德的语录说:“众生世界海,依住形相、苦乐净秽,皆是众生自业果报之所庄严,不从他有。(如海的众生世界,不论所依的器界形相、能依的根身形相,或者种种苦乐的受用、净秽的显现,都是众生自己的心造业感现果报而为庄严,此外不是从其他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