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的济世观__第二部分 东方净土
佛处,悉能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正法宝藏。是故曼殊室利,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应当愿生彼佛世界。那个世界众多菩萨是由二位大菩萨所领导,一位是日光遍照菩萨,一位是月光遍照菩萨。这两位菩萨将于药师佛涅槃后,依次递补佛的位置。递补后的名号仍然称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佛的正法宝藏是什么?这就是我们大家需要深入研究了。不要忘记,十二基本大愿就是正法宝藏,这十二大愿的精神所在是什么?就是舍己为人四个字,忘记了我自己,而为一切众生着想。换句话说,药师如来的正法宝藏是一切利人,不是利己。如果我们只晓得念药师经,盲目地祈求药师佛保佑我,消灾免难,又要长寿,又要不生玻又想进医院时医药费最好便宜一点,或者向医生打个折扣,最好不花一毛钱拿三包药,先吃一包,另外两名还可以留着将来慢慢吃。这种心态啊!不是学药师佛,那是三恶道的心态。所以,我们研究药师经,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舍己为人,一切为利他而着想,这才是他的正法宝藏。佛的序文介绍完了,接下来讲药师如来的佛法。善恶难辨尔时世尊,复告曼殊室利童子言:曼殊室利,有诸众生,不识善恶,惟怀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报,愚痴无智,阙于信根。多聚财宝,勤加守护。见乞者来,其心不喜。药师如来所以能够成就东方琉璃世界,除了十二大愿以外,还有释迦牟尼佛代表药师佛所说的话。现在,佛开始说法了。佛叫文殊师利的名字,告诉他说:有诸众生,不识善恶,惟怀贪吝,这是针对我们这个婆娑世界众生的个性来讲。这本经译文很有意思,叙述十二大愿时,称一切众生为诸有情,蛮客气的。这里就毫不客气地说诸众生了,佛说一切众生不能分辨善恶。这个经典文字翻得很好,很容易懂,正因为如此,平常也就不加好学深思了。一个人要分辨真正的善恶非常难,你说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除了佛以外,没有人分辨得出来。世界上一切的善恶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善恶,例如人与人见面握手的礼节,在欧美看来是善的行为,在东方则不一定是善,尤其到了西北这些地方,大家手脏兮兮、黏搭搭地握在一起相当难过,又怕有传染玻所以,还是中国人的见面礼貌最好,打恭作揖,握自己的手不怕有传染病,印度的合掌也不错,到了西北,也不握手,也不作揖,西北人民见面的第一礼貌是吐一下舌头,鼻子还要倒吸一下,我们都学不来。因此到底谁善谁恶,很难说。共产党头子朱德,当北洋军阀时期,在云南任公安局长很失意。他去找虚云老和尚,有出家意图。老和尚认为朱德不适合出家,送他几十块银洋,请他自便。后来朱德去了德国,参加共产党,结果造成这么大的业。大陆变色初期,虚云老和尚遭土共毒打死去活来,被打瞎了一只眼。后来由陈铭枢等皈依弟子去找朱德,共同周旋,才由专车接到北京。你看天下的事情,究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真的很难说。因此,做好事需要智慧判断,否则,看起来是做好事,其实是坏事,往往造很大的业。又譬如父母打孩子,打的行为是不对的,但父母打孩子大多是关爱的,因为他的动机是希望孩子好。所以,打孩子、打学生、教育学生等等的行为,表面上看起来是坏的,实际上没有真智慧,无法辨别真善恶。而世间法的善恶,是非则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绝对的在本体上,超过世间,到了道体以上,无善亦无恶,无是亦无非,那是形而上的真理。一落到形而下,必有善恶,等于物理世界必有阴阳,都是相对的。在阴阳相对之间,那一样恰当,在那个时间、那个地区对人有利,那是善的;过了那个时间、地区,对人不利,则变成恶的。又如盐少放一点,味道鲜美好吃,放多了就感觉太碱,糖、香水使用的道理都与盐相同,要用得恰如其量。什么是布施所以学佛要以智慧认识真善恶,然而众生除了不识善恶以外,又惟怀贪吝一切众生的心理在基本上是贪的,贪得无厌,自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药师经简介 >药师经目录 > 的济世观__第二部分 东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