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四(下)
,经常就会看见有飞火飞入了房里;起来救火的时候,则是什么也没有,像这种的情形,连续发生了许多次,大家也就不以为怪了。有一天晚上,富翁家中的一位婢女,不小心用火烧到了木柴,于是火就烧了起来;富翁的家人以为,又是和以前的情形一样,就继续的呼呼大睡;等到发觉不对劲的时候,想要逃也来不及逃了,一家人都被火烧死了。

    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解释】

    如前面所说种种的罪过,司命之神就会随著这个人所犯罪业的轻重,而夺除他的寿命;罪重的夺除寿命十二年,罪轻的夺除寿命一百天,一个人寿算若是夺除尽了,那么他的死期也就到了;而且死有余辜的话,就要殃及子孙了啊!

    【分析】

    如是等罪,是总结上文的用词;也就是指从非义而动,一直到杀龟打蛇等罪;而司命之神以下的文句,正是说明了随著所造的罪业,而受到果报的事实。至于说道殃及子孙,也是通说三世而论的啊!总之远在儿孙,近在本身,乃是报应昭昭不爽的事实;因为自从世人的心行变得奸诈,累积了太多的恶业,而伤害了上帝的好生之心,违背了祖宗的保护之意,于是就导致了子孙艰难,宗祀断绝的果报。有的人就把它归咎于命数,有的人则把它推托给气禀。唉!天地的大德叫做生,连草木飞禽鱼类,天地尚且不忍心见到它们绝灭;况且是人为万物之灵,天地怎么会忍心伤害人们的子孙呢?所以人若不是造下了极重的罪恶,子孙是不会灭绝的啊!然而恶报不尽而波及到子孙,则又是永远不变的事实和道理啊!

    【故事】

    隋朝的大臣杨素,极力的劝隋文帝废除太子杨勇,而改立杨广为太子,也就是隋炀帝,使得隋朝的国祚产生了危机;而杨素的儿子杨元感,全家竟然被隋炀帝杀光。唐朝的开国功臣徐世绩(赐姓李),因为唐高宗想要废王皇后,改立武昭仪(武则天)为皇后;遭到群臣反对,就问徐世绩的意见;徐世绩因曾被唐太宗贬谪流放而怀恨在心,就回答高宗说:这是陛下的家务事,请陛下自行做主。因此而促成了高宗立武后的这件事情,以革掉唐朝皇室的命脉;而他的孙子徐敬业,则被武则天所杀。

    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

    【解释】

    还有许多利用自己的威势而横取他人钱财的,也多是为了自己的妻子和家人在计算;然而司命之神,也正在计算他的妻子和家人,以报应他的贪恶,使得罪报能够相当。若是渐渐到了恶贯满盈寿命尽了的时候,自身也就不免死丧;若是幸而罪恶稍轻,尚不至于死丧,就会有水灾火灾、盗贼偷抢、遗失器物、疾病医药、口舌官司等等许多的祸事发生,以当原来妄取他人钱财的总数。

    【分析】

    上文已经说明了随事受报,而本节又再次的说明横取之祸,主要是为有权有势的人而说的啊!因为这一项的罪恶,最是不仁不义,而且又是人所最不能够避免的,所以才特别的再提出来,以警惕世人啊!

    要知道横取他人的钱财,目的也多是为了要使自己的妻子家人,能够过好的生活;却不知道司命之神也正在计算他的妻子家人,以报应他的贪恶,这岂不是利之适足以害之吗?以有情的骨肉,换取了无情的金钱,这样岂不是太可惜了吗?而且自己恶贯满盈寿命被夺尽了,死期一到,则要这些的金钱,又有什么用处呢?若是想要用钱在阴间打通关节,只怕在阴间未必能够行得通啊!到了这个时候,又有谁不肯看空呢?但是总是嫌迟了一些;何不在未到此刻的时候,早早的为自己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若是罪恶稍轻不至于死的,则会遇到许多的灾祸,或是不肖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太上感应篇汇编简介 >太上感应篇汇编目录 > 卷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