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毛泽东引兵井冈
大王,是共产党领导的,有主张、有政策、有办法的山大王,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工农武装。中国政治不统一,经济不平衡,矛盾很多,我们要找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地方。”到了井冈山以后,就碰到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地区有王佐、袁文才两支农民武装……当时不少人主张用武力消灭他们。毛泽东同志不同意,他说,谈何容易,你们太狭隘了,肚量太小了。三山五岳的朋友还多着呢,历史上有哪个把三山五岳的‘土匪’消灭掉了!我们要团结、改造他们,把三山五岳联合成一个大队伍,统治阶级就拿我们没办法”。
可见,毛泽东的上山“做革命的山大王”思想,并非一般人所说的上山当“绿林”、“响马”,更不是什么“落草”、“藏匿”。毛泽东是在熟谙中国历代农民起义“占山为巢”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革命经验。这种“上山”思想不断发展的结果,形成了中国革命的一条独特的道路。
上山“做革命的山大王”的思想,实际上就是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思想。当年随毛泽东上山、解放后成为我军高级将领的朱良才,在回忆毛泽东讲到上山武装割据和革命根据地的关系时说:“毛主席打了一个通俗有趣的比喻,说革命要有根据地,好像人要屁股一样。因为一个人假若没有屁股,便不能坐下来,要老是走着,老是站着,定然是不会持久的。脚走酸,站软了,就会倒下去。革命有了根据地,才能够有地方休整,恢复气力,补充力量,再继续战斗,扩大发展,走向胜利。”朱良才:《这座山,它革命》,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革命回忆录》,第一集。
中国革命正是靠着毛泽东这个“革命的山大王”,才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
“上山”思想的实质与意义。“上山”,是毛泽东在大革命失败前后的三个月中提出和形成的重要思想。“上山”思想的实质,就是将革命工作的重心,从敌人统治力量较强的城市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较薄弱的农村山区去。
从“马日事变”后到秋收起义前毛泽东的历次发言和讲话看,他提出的“上山”思想蕴含着三个当时革命斗争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注重军事斗争,组织革命军队;二是发动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三是上山结交绿林,造成军事基地,即革命根据地。这三个基本问题的思考,构成毛泽东“上山”思想的科学内涵。
“上山”思想对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上山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保存革命武装、积蓄革命力量提供了有效途径。
秋收起义失利后,工农革命军如果继续坚持攻打长沙,那么,必将是以卵击石,造成全军覆没。中国南方的广大山区,地处偏隅,交通闭塞,“山高皇帝远”,敌人鞭长莫及,借此积蓄革命力量,休养生息,徐图发展,然后重振旗鼓,相机夺取政权,乃是万全之策。后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上山为中国革命的战略转移找到了一个落脚点。
大革命失败后,特别是秋收起义遭受严重挫折后,是继续在中心城市搞暴动,还是到广大的农村和山区去,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国革命前途和命运的重大抉择。“上山”,即是这个战略转折的开始,就是向农村进军,在农村山区找一个立足点,把进军与退却结合起来。革命军主动退到山区去,是为进一步在广阔的农村和山区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
第三,上山为中国共产党人建立农村根据地、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迈出了第一步。
上山,固然是被强大的敌人逼出来的行为,但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借鉴历史经验探寻出来的成功之举。倘若不“上山”,就不会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也就没有“以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和实践的产生。正因为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