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卷·选战
    【原文】

    凡与敌战,须要选拣勇将、锐卒,使为先锋,一则壮其志,一则挫敌威。法曰:兵无选锋曰北。①

    建安十二年,袁尚、熙②奔上谷郡③,〔引〕乌桓④数入塞为害。曹操征之。夏五月,至无终⑤;秋七月,大水,傍海道路不通。田畴⑥请为乡导,公从之,率兵出卢龙塞⑦,水潦,道不通,乃堑山堙谷⑧五百余里,经白檀⑨,历平刚⑩、鲜卑庭⑾,东陷柳城⑿。未至二百里,虏方知之。尚、熙与蹋顿⒀、辽西单于⒁楼班、右北平⒂单于能臣抵之等将数万骑逆军。八月,登白狼山⒃,卒⒄与虏遇,众甚盛。公辎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公登高,望虏阵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⒅为先锋,虏众大溃,斩蹋顿及名王以下,胡、汉降者⒆二十余万口。⒇

    【注释】

    ①兵无选锋曰北:语出《孙子兵法地形篇》。

    ②袁尚、熙:即袁绍之子袁尚、袁熙。

    ③上谷郡:古郡名,战国燕置。东汉时治所在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该郡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小五台山以东,赤城、北京市延庆县以四,以及内长城和昌平县以北地区。

    ④乌桓:古族名。亦作乌丸。属东胡族一支。秦末,东胡被匈奴击败后,部分迁乌桓山,因以为名。汉武帝后,依附汉朝,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

    ⑤无终: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天津市蓟县。

    ⑥田畴:东汉无终人,字子泰。好读书,善击剑。曹操北征乌桓,他随军任司空户曹掾。

    ⑦卢龙塞:古关塞名,故址在今河北喜峰口一带。

    ⑧堑山堙谷:谓开山填谷。

    ⑨白檀:古县名,西汉置。故城在今河北承德西。

    ⑩平刚:马本作刚平,互乙,故改。汉时为右北平郡郡治,故址在今辽宁凌源西南。

    ⑾鲜卑庭:即鲜卑人管辖地区。秦汉时。其辖地在今东北西喇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

    ⑿柳城:古县名,西汉置。故址在今辽宁朝阳南。

    ⒀蹋顿:东汉辽西郡乌桓族首领。

    ⒁单于(y):即匈奴、鲜卑、乌桓等胡族最高首领的称号。

    ⒂右北平:马本及唐本皆作比之,显误,今据史校改。

    ⒃白狼山:亦名白鹿山或布祜图山,位于今辽宁凌源东南。⒄卒(c):同猝,意谓突然。

    ⒅张辽:曹操的大将。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人,字文远。先从吕布,后归曹操。作战勇敢,数有战功。官至征东将军,封晋阳侯。

    ⒆胡、汉降者:马本作降汉者,唐本及王本、汪本皆作胡降汉者。皆误,今据史载校改。

    ⒇本篇史例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

    【提示】

    本篇以《选战》为题,旨在阐述选拔和编组先锋部队在作战中的重要作用问题。它认为,凡与敌人作战,都必须挑选精兵猛将编组成先锋部队,这样,一方面可以长自己部队志气,一方面可以灭敌人威风。兵无选锋曰北系出自《孙子兵法地形篇》,所谓选锋,就是由选拔和训练出来的精兵猛将组成的先锋队;北者,败也。意思是,打仗不选拣精锐部队担任先锋打头阵,作战就要失败。战争,就其全过程来说,是由一系列战役战斗组成的。首战的胜负,往往关系和影响整个战争的前途。而先锋队又是首战的主要担当者。因此,挑选什么样的将领和部队充当先锋,直接关系到首战的成败。故历代兵家都十分重视和强调搞好选择问题。

    三国时期的曹操便是一个比较善于选锋的著名军事家。汉献帝建安十二年,曹操率军进讨乌桓,当时正值秋季洪水泛滥,道路不通,乃凿山开路五百余里。当部队进至白狼山时,与乌桓兵突然遭遇。由于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百战奇略简介 >百战奇略目录 > 第一卷·选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