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中篇·锤锻
者三分而止。需圆眼者则制成剜凿为之。

    ○锚

    凡舟行遇风难泊,则全身系命于锚。战船、海船有重千钧者,锤法先成四爪,以次逐节接身。其三百斤以内者用径尺阔砧,安顿炉傍,当其两端皆红,掀去炉炭,铁包木棍夹持上砧。若千斤内外者则架木为棚,多人立其上共持铁链。两接锚身,其末皆带巨铁圈链套,提起捩转,咸力锤合。合药不用黄泥,先取陈久壁土筛细,一人频撒接口之中,浑合方无微罅。盖炉锤之中,此物其最巨者。

    ○针

    凡针先锤铁为细条。用铁尺一根,锥成线眼,抽过条铁成线,逐寸剪断为针。先鎈其末成颖,用小槌敲扁其本,钢锥穿鼻,复鎈其外。然后入釜,慢火炒熬。炒后以土末入松木火矢,豆豉三物罨盖,下用火蒸。留针二三口插于其外,以试火候。其外针入手捻成粉碎,则其下针火候皆足。然后开封,入水健之。凡引线成衣与刺绣者,其质皆刚。惟马尾刺工为冠者,则用柳条软针。分别之妙,在于水火健法云。

    ○治铜

    凡红铜升黄而后熔化造器,用砒升者为白铜器,工费倍难,侈者事之。凡黄铜,原从炉甘石升者不退火性受锤;从倭铅升者出炉退火性,以受冷锤。凡响铜入锡参和(法具《五金》卷)成乐器者,必圆成无焊。其余方圆用器,走焊、炙火粘合。用锡末者为小焊,用响铜末者为大焊。(碎铜为末,用饭粘和打,入水洗去饭。铜末具存,不然则撒散。)若焊银器,则用红铜末。

    凡锤乐器,锤钲(俗名锣)不事先铸,熔团即锤。锤镯(俗名铜鼓)与丁宁,则先铸成圆片,然后受锤。凡锤钲、镯皆铺团于地面。巨者众共挥力,由小阔开,就身起弦声,俱从冷锤点发。其铜鼓中间突起隆炮,而后冷锤开声。声分雌与雄,则在分厘起伏之妙。重数锤者,其声为雄。凡铜经锤之后,色成哑白,受鎈复现黄光。经锤折耗,铁损其十者,铜只去其一。气腥而色美,故锤工亦贵重铁工一等云。

    【译文】

    宋先生说:金属和木材经过加工而成为各式各样的器物。假如世界上没有优良的器具,即便是鲁班和倕这样的能工巧匠,又将如何施展他们精巧绝伦的技艺?弓矢、殳、矛、戈、戟五种兵器及钟、镈、镯、铙、铎、錞六种乐器,如果没有钳子和锤子发挥作用,它们也就难以制作成功了。同样出自熔炉烈火,诸种器物大小形状却各不一样:有重达千钧的能在狂风巨浪中系住大船的铁锚,也有轻如羽毛的可在礼服上刺绣出花样的小针。在这由锤锻五金所铸就的奇功面前,连冶铸钟鼎的技巧也为之逊色了。莫邪、干将两把名剑,挥舞起来就如同双龙飞跃,这个传说大概也有它的根据吧!

    治铁

    铁制器具是由生铁炼成的熟铁做成的。先将铁铸成砧,作为承受敲打的垫座。俗话说得好万器以钳为祖,这并非是没有根据的。刚出炉的熟铁,叫做毛铁,锻打时有一部分就会变成铁花和氧化铁皮而耗损三成;已经成为废品而还没锈烂的铁器叫做劳铁,用它做成别的或者原样的铁器,锤锻时只会耗损十分之一。熔铁炉中所用的炭,其中煤炭约占十分之七,木炭约占十分之三。山区没有煤的地方,锻工便选用坚硬的木条烧成坚炭(俗名叫做火矢,它燃烧时不会变为碎末而堵塞通风口),火焰比煤更加猛烈。煤炭当中有一种叫做铁炭的,特点是燃烧起来火焰并不明显但是温度很高,它与通常烧饭所用的煤形状相似,但是用途不同。

    把铁逐节接合起来,要在接口处涂上黄泥,烧红后立即将它们锤合,这时泥渣就会全部飞掉。这里只是利用它的气来作为媒介。锤合之后,要不是烧红了再砍开的话,它是永远不会断的。熟铁或者钢铁烧红锤锻之后,由于水火还未完全配合起来并且相互作用,因此质地还不够坚韧。趁它们出炉时将其放进清水里淬火,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天工开物简介 >天工开物目录 > 中篇·锤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