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容斋五笔·卷一
    天庆诸节

    【原文】

    大中祥符之世,谀佞之臣,造①为司命天尊下降及天书等事,于是降圣、天庆、天祺、天贶诸节并兴。始时京师宫观每节斋醮②七日,旋减为三日、一日,后不复讲③。百官朝谒之礼亦罢。今中都④未尝举行,亦无休假,独外郡必诣天庆观朝拜,遂休务⑤,至有前后各一日。此为敬事司命过于上帝矣,其当寝明甚,惜无人能建白者。

    【注释】

    ①造:鼓噪,煽动。

    ②斋醮:请僧道设斋坛,祈祷神佛。

    ③后不复讲:后来就不再举行了。

    ④中都:京城。

    ⑤休务:放下公务。

    【译文】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一些谄谀奸佞之臣,鼓噪掌管命运的天尊下凡以及上帝下天书等事,于是降圣、天庆、天祺、天贶等节日一并兴起。开始的时候,每遇上述诸节京城的宫观都要设斋坛,向神佛祈祷七天,很快就减为三天、一天,后来就不再举行了。百官朝谒之礼也随即作罢。现在京城已不再举行此类活动,遇上述诸节也无休假。只是有一些地方每遇诸节必到天庆观朝拜,于是他们放下公务,以至有费时达前后两天的。这是敬事司命超过了上帝。很明显,这类活动早就应当禁止,可惜无人能向皇上提出这一建议。

    狐假虎威

    【原文】

    谚有狐假虎威之语,稚子来扣其义,因示以《战国策》、《新序》所载。《战国策》云:楚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①?群臣莫对。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矣,天帝使我长百兽②,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③,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新序》并同。而其后云:故人臣而见畏者,是见君之威也,君不用,则威亡矣。俗谚盖本诸此④。

    【注释】

    ①果诚何如:果真这样吗?

    ②长百兽:管理百兽,做百兽之王。

    ③子以我为不信:子若不信我,你如果不相信我。

    ④本诸此:源于此处。

    【译文】

    有个成语叫狐假虎威,我的幼子向我请教其意义,我就把《战国策》、《新序》两书中的有关记载让他看。《战国策》中记载:楚宣王曾问群臣:我听说北方诸国很害怕昭奚恤将军,果真如此吗?群臣中一时无人应对。江乙回答说:老虎天天捉各种动物以充饥,一天,它捉住一只狐狸,狐狸就对老虎说:你不敢吃我!上帝让我做百兽之王,今天你要吃我,这是违逆上帝命令的。你如果不相信,我可以在前面走,你紧随我后,看看百兽之中有谁见了我敢不逃跑?老虎信以为真,所以就跟随它一起走。百兽见到它们都慌忙逃窜,老虎不知道百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还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您的属地方圆五千里,有百万强大的军队,而把军队委托给昭奚恤指挥,所以北方诸国畏惧奚恤,其实他们害怕的是大王强大的军队,就像是百兽害怕老虎一样。《新序》中所记载的与此相同。而且在前文之后接着写道:所以说人们害怕那些大臣,主要是害怕君主的权力,君主若不将权力赋予大臣,大臣的权威也就不复存在了。这句成语大概就源出于此。

    徐章二先生教人

    【原文】

    徐仲车先生为楚州教授,每升堂①,训诸生曰:诸君欲为君子,而劳己之力,费己之财,如此而不为,犹之可也;不劳己之力,不费己之财,何不为君子?乡人贱之②,父母恶之③,如此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容斋随笔简介 >容斋随笔目录 > 容斋五笔·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