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结语
以养德’——要想成为一个有教养、有道德的人,就必须以‘静’来做学问,以‘俭’来修身。俭不只是节省用钱,而且自己的身体、精神也要保养,简单明了,一切干净利落,这就是‘俭’的意思。

    ‘非澹泊无以明志’,是讲养德:‘非宁静无以致远’,是讲修心;‘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是讲求学的道理:心境要宁静才能求学,才华要靠学培养,有天才而没有学问修养,才情就会枯竭,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读书再多也是白搭;思而不学,有才能也是很危险的事情。’纵然是天才,如没有学问,也不能成为伟大的天才。所以有天才,还要有广博的学问。学问从何而来?从刻苦的学习中来,然而心思不宁静,则无法成就其学业。

    ‘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慆慢也就是‘骄傲’一词之‘骄’。没有真本事而自以为了不起是骄,有本事而看不起人为傲,慢就是自以为对。主观太强,那么求学问就不能研精。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和历史经验都在说,一个人不管有多大学问、多大权威,一骄傲就失败。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一个人即使有周公的才学,有周公的美德,可是假如他骄傲自大,又悭吝不仁,这种人就不值得一提了。

    ‘险躁’是什么意思?人做事情,都喜欢占便宜、走捷径,想走捷径的人大多会心存侥幸,这是最容易犯的毛病。其结果是逐渐养成盲目暴躁、急于求成的习性,遇事自然就要丧失理智,冒险蛮干。这种人,没有不失败的。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如果人到临死时才明白人生是怎么回事,就一切都晚了!至于有的人到死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那就更不用说了。

    清末著名学者王国维用这样三句宋词来描述为学的三种递进的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思想道德修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黄石公素书注释汇编简介 >黄石公素书注释汇编目录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