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八回 高秋岳君子心义送云娘 宋狗腿小人情周全泰定
    第十八回高秋岳君子心义送云娘宋狗腿小人一情一周全泰定

    诗曰:

    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遂转蓬。

    白首相逢征战后,一春一光已过乱离中。

    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

    汴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何穷。

    却说楚云娘、细珠因寻慧哥到了东京,寄养在给孤寺,与蔡太夫人作伴,吃那些寺中米粥,不觉一年有余。幻音打听着他师兄幻像已还俗嫁人去了,一自一己又回武城。只落得云娘在京各处打探,并不见慧哥踪迹。云娘几番要死,又怕慧哥还在,因此柔肠牵挂;待要回家,那得盘缠,况且没有幻音领着,路上如何行路,因此愁成一玻正遇瘟疫大行,东京之人十死七八,幸亏细珠捧汤捧水,过了一月才得平安。

    那蔡夫人又病了,八十余岁的人,又没人伏侍,云娘终日替他煎汤捧药,到像服侍公婆一般。可怜老人命寿已尽,到了半月以上,呜呼哀哉。这老夫人生经宦地多荣贵,老死空门少子孙。一时间,忙的个寺里长老心焦,沙弥步急,说道:“这老夫人又无子一女一亲戚,棺椁衣衾从何而来?”忽然想起:“他家总管高秋岳,先同蔡太师流贬在江西,后来把他取回正法,高秋岳替他收葬已毕。因金人乱了东京,就投在张邦昌衙门里,做了个书办,依旧体面起来,决不知他家太太在寺中。快使人传与他知,必然来此照管。”即时使小和尚找到府前,问了他家,叫开门。秋岳见个和尚,只说是化缘的,才待问他,只见他说:“蔡太师家太太在寺里故了。”这高秋岳虽久在权门,也还有些人心,即忙取了几两银子在身边,往寺里来见。长老接着,细说一遍,才知道太夫人已住了数年有余。到了延寿堂中,老夫人停在床头,穿着破布百衲的皂直裰,项下一串菩提子的数珠,面一色一如生,如坐化的一样。不觉悲啼落泪。焚香叩拜已毕,取出十两银子,买口松板寿器。忙了二日,把太夫人送葬于寺后,待太平再回旧家坟墓。

    到了送葬于寺后,有一妇一一女一二人扶棺痛哭,高秋岳身披重孝,不及细问。丧事已毕,细问长老:“蔡宅经此抄籍,全没亲戚在京,此是何人,哭得哀痛的好不急切?”长老细说道:“是前年有一武城县人,说是他丈夫旧日做过提刑千户,来此找寻儿子,不能回家。和老夫人在此作伴,已近一年了。因此悲痛。”这高秋岳一听说武城县提刑千户,就想到:“南宫亲家是我好友,莫非有些来历?又不知大乱以后,他家消息何如。”因请云娘出来,要面谢送丧之一情一。云娘原不知是高秋岳,只是出来相见。秋岳行礼拜谢,因问云娘何事到此。云娘泪眼双垂,因说系武城千户南宫吉妻楚氏:“一自一先夫死后,止有一子,因遇乱分离,闻说掳在东京,一路寻来,得遇老夫人收留作伴,就如母子相似。如今夫人既去世,我是个外路一妇一人,也不好在此久住,只得别寻去路。又没个男人,如何回去?”说着,泪落如雨。秋岳闻言已毕,上前深深一揖道:“老盟嫂不知,我就是高秋岳。当初南宫亲家在世,俺两人亲如兄弟,义比雷陈,怎么知道今日老嫂流落到此地。既然相逢,一切事俱在小弟身上照管,今晚便使人接过去那边住宿。”云娘也就如久旱逢甘雨一般,上前又谢了。秋岳一揖而别。到了家中,和老婆说了一遍,甚是凄惨,说:“这等一个富家,如今妻离子散,在个寺里吃粥!你使迎儿先去看了,再一自一己去迎他来家住几日。送他回去,得个伴才好,只找不出这个人来。”高秋岳极有道理,打扫一个院子、一间净房,安置云娘。

    却说云娘见了秋岳,不觉喜出望外,和细珠商议说道:“只怕他是京师人,做个虚体面,如肯来照顾就好了。”细珠道:“如今人有良心的少。一个屠二沙嘴,日日受咱家恩,到了难中,还不肯借出一个钱买个馍馍给慧哥吃,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隔帘花影简介 >隔帘花影目录 > 第十八回 高秋岳君子心义送云娘 宋狗腿小人情周全泰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