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回 唐太宗大放花灯 武媚娘临风露秀


    武城道:也罢!回去多多拜上弟一妇一。我夫妻二人,过几日同来相探便了。行之欢天喜地,谢了兄嫂出门。一路上抱着申郎行走,那申郎却也古怪,只是嬉笑,并无愁泣之态。不移时,到了家里,忙叫妻子出来,道其始末。王氏见了申郎生得标致,便满脸堆下笑来,忙接过去亲一嘴一,道:好一个标致乖乖的儿子,日后长大,必然是成器的。正是:

    不求金玉重重贵,惟愿儿孙个个贤。

    这申郎正与媚娘同年的。两个虽是姑娘侄子,三四岁娃子,晓得甚么尊卑,终日间嬉笑怒骂耍子。直至七岁上,那申郎越生得标致了。恰好间壁有个乡馆先生,送他去附学,不免取个学名。沉吟许久道:记得当年去抱他时节,妻子叫我三思而行,我今就唤他为三思罢。择日上学破蒙。这媚姐因后门首相通,也走过去读些一女一孝经,学识些字儿。倒也聪明,后来无字不识,无书不晓,又能做诗。

    一日撞着个胡僧,见了大惊道:贵哉一女一也,当主天下。行之说:那有一女一人做皇帝的?倏忽不见了胡僧。因此父母尤加秘一爱一。到了十岁外,长大成人,方不过去读书,只在家中学些一女一工。不题。

    且说武家斜对门一家邻居,唤名张玉,绰号花里针,乃是个无赖小人,专惯做不公不法的事一情一,动着便要诈人。一自一古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相一一交一一的都是些狐朋鼠友,猫兄狗弟。绝好的,有一个相契至厚,他唤名江采,浑名刺毛虫,专要扎人火囤,拐人一妇一一女一。又在街坊上骗人,或变戏法,或卖一春一方,或是相面,或卖假药,生意最多。赚得些银子,也没得安藏,不是拐小伙儿,便搭识婆娘。

    就是张玉的妻子,唤名周玉妹,他原是个苏州扬花船上一个唱曲儿的一妇一人,其年在南京赶唱。这江采与张玉也在南京走空,一时间遇着了。见他生得标致,这张玉便千方百计,骗他到手。只因这江采有一春一方,能采战,与玉妹干得好了,反撇了丈夫,随他走了,与玉妹一同儿回家。大家都混着些帐儿,同眠同宿,三人一床儿做事。后来到了荆州,张玉租这间房子,在武家对门,就把玉妹认做妻子。这江采因生意多端,随处安身,也不曾有住宅。或居饭店,或来张玉家歇。名虽张玉妻房,难免混一一一婬一一一之诮。他两人倒也有一德可取,并不曾吃醋撚酸,三个儿一心一意。

    话不絮烦,其年乃贞观十年,太宗皇帝颁示天下,大小人家,俱要张灯结彩,以作丰年先兆。这是圣旨,谁不遵依。就是极穷的人,也要破费一番,故此丰盛之极。怎见得好灯?但见:

    月光皎洁,灯影参差。

    恍疑抛万斛珠玑,错落了一天星斗。

    千门万户闹暄阗,六市三街人笑话。

    王孙士一女一笑吟吟,都是毂击肩摩。

    浪子油花眼睁睁,故意挨肩擦背。

    歌儿舞一女一,鼓乐喧天。

    烟树银花,琼瑶满路。

    遍地笙歌,绣阁楼台,梨花万树。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到来。

    又诗曰:

    翠拥金鳌拉地开,银灯火树绚蓬莱。

    层层宝塔云霄出,烨烨神仙海上来。

    歌舞彻霄催禁漏,香车填路动一春一雷。

    闾阎同得升天乐,齐献吾王万寿杯。

    果是好灯。其日是上元佳节,将到未牌时分。恰早有一班等不得到晚,好事的少年子弟,轻吹细打,一路上迎将过来。那武媚娘听得,未免要走将出来一看。站在门首,好不标致。媚娘一一交一一新正也是十三岁了,因是生得长成,把四鬓早已梳起。真个是国一色一无双,人间少有。但见:

    一春一山带秀,秋水盈眸。

    腰如弱柳迎风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浓情快史简介 >浓情快史目录 > 第一回 唐太宗大放花灯 武媚娘临风露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