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缘起
    三十年前的一段往事

    大经之真伪

    释佛陀多罗传

    佛经翻译在中国

    憨山大师注解圆觉经

    圆觉经的十二位菩萨

    三十年前的一段往事

    今天是我第一次讲圆觉经,在讲圆觉经之前,首先跟诸位提一下,有关这本经在台湾第一次印行的故事。

    事隔三十多年了,1948年,我首次从南京来到台湾,当时带了很多佛像、佛经,打算碰到合适的朋友就送,让佛经留在台湾。结果,到台湾一句话都听不懂,在基隆的旅馆住了三个月之后,又把佛经带回去了。

    1949年2月底,又到了台湾,也同样在皮箱里,放了些佛经。直到1949年底,从各路来台的人很多,尤其是从四川重庆、西康来的老朋友,都来到我那在基隆的招待所。那时侯,我家每餐吃饭席开六桌,我内人及煮饭的,都累得受不了;晚上睡觉时,在日本式的榻榻米房间里,到处睡的都是人。

    那个时候我到街上逛,看见书店里摆着的,都是一些日文书,找不到几本中文书,好的四书买不到,佛经则更谈不上。

    我的一位老同学朱镜宙先生,也来到了台湾,也住在我家。有一天他告诉我,有一件大事要做。我说什么事?他说不得了,台湾连一本佛经也没有。我说岂止没有佛经,连普通书都缺乏。他说我们要做一件功德,办个印经处。我说好呀!你去搞!你去搞!因为他是章太炎的女婿,做过财政厅长、银行董事长,地位高,名气大,做了很多事。

    过了一个多月,有一天他愁眉苦脸回来,告诉我说,台湾印经处搞不起来。我问为什么?他说钱不够。我心里想,你老哥身边的黄金拿几条出来,不就成了吗?但是,此话不能讲,虽然是老同学,人到了某个阶段,不能随便开玩笑。我顺手把抽屉一拉,将里面所有的钞票抓出来,对他说都给你够不够?他赶紧数,大概是二千多吧!我忘了,那时黄金一两是二百二十元。数完,他高兴得把手举起来说,够了!够了!阿弥陀佛!菩萨保佑!台湾印经处这下开成了!

    我说,好了,你赶紧到台北去办吧!我再问:你第一部印什么经?他说唉呀!这又难了,佛经不晓得到哪里找?我说你等着、等着!送官送到县,送佛送上天,我的皮箱里还有几本佛经。一翻!圆觉经,好不好?好,就印圆觉经。

    以上是三十年前的一段往事。所以,今天我手里拿着圆觉经无限感慨,天下事之因缘多奇妙,想不到三十年后在此讲圆觉经。

    大经之真伪

    我平常不太喜欢讲圆觉经,为什么呢?这真是一本大经,太大了。若分科判教的话,则归入最大的华严宗,华严宗是中国唐代以后新兴的佛教宗派。其根本经典华严经的内容包罗万象,是佛教的大宝库,所谓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华严经的重点是讲一真法界,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确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真是太大、太直截了。所以,我平常很少讲华严经及圆觉经。

    再说,所有的佛经,乃至所有发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观的,认为人生是痛苦的,要求解脱;都认为这个世界是缺陷的。,悲惨的。唯有华严经所讲的,认为这个世界无所谓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这个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万法自如,处处成佛,时时成道。这也就是所谓的华严境界。

    圆觉经讲的是一乘圆教,没有所谓大乘、小乘之分,只有见性成佛,而且是无所偏的圆教。

    但是,清末民初很多学者,认为这本圆觉经是伪经,因为当时的学术注重考据,疑古之风盛行。中国的学术思想,在近三百年来,偏重于考据实证之学,这是因为清朝的知识分子,看到明代讲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圆觉经略说简介 >圆觉经略说目录 > 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