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化城喻品第七
    太虚大师讲述

    正宗分为显一乘之境,有三周说法:其中法说利上根,喻说化中根,今已释竟;为利下根,乃说因缘,是为第三周说法因说利下根之缘起。此第三周因说利下根,共分四节,其第一节为佛正喻化,释之者即此化城喻品。

    本品经文分二:一曰、说宿因令念退大就小,二曰、显今果令知舍权趋实。化城喻之前,虽先已叙述宿昔因缘以利下根,而佛之正意,则尤在对治阿罗汉等,令勿执著于化城之小涅槃,而当进趋于无上佛乘之宝所,故以化城喻为名也。

    上、中根既皆受记,而前品之末云五百弟子皆当授记,是下根终当得记,已露端倪。然恐此下根人不易领解,今欲假说因缘,使之兴起信解,故说此品。又、此品为对治有定之增上慢人而说,若凡夫、若阿罗汉,其所得禅定与涅槃,均属暂许取为休息之化城,而不容著为究竟。盖凡夫所得之四禅、四定,仅暂伏惑种不生现行。即阿罗汉亦只得解脱道时才证于法性,而一刹那间分别心起,其所取之境已非先时所证之法性,而为分别心所另取之境矣;若便执此以为究竟,实即取于灭受想定,并非涅槃,故仍属化城,未跻究竟。今欲令行者不滞于中途自证之境界,故说此品。

    化城之喻,虽通对治各类众生之执著,而此品正被之机,则指住小乘涅槃为究竟之阿罗汉等众也。

    丁三三周说法

    戊一说法

    己一长行

    庚一说宿因令念退大就小

    辛一说往因会自身事

    壬一明大通佛去今久远

    佛告诸比丘:“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名大通智胜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国名好城,劫名大相。诸比丘!彼佛灭度已来甚大久远,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种,假使有人磨以为墨,过于东方千国土乃下一点,大如微尘,又过千国土复下一点,如是展转尽地种墨。于汝等意云何?是诸国土,若算师、若算师弟子,能得边际知其数不”?“不也,世尊”!“诸比丘!是人所经国土,若点不点尽抹为尘,一尘一劫,彼佛灭度已来复过是数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

    此下叙说过去因缘,以领会佛之自身事也。甚大久远者,言此佛去今久远之时分甚大也。地种者,地为四大之一,以能为发生之因,故名为种。地种、即专指大千世界中地大之质而言。地种尽磨为墨,显成墨之多;过千国土始下一点,显用墨之少;墨多点少,展转卒至于墨尽,显所经国土之多。每过千国土即下一点,为所点之国;其所超越之九百九十九国土,即为不点之国;合此点不点之国土尽抹为尘,显尘数之多。以如是一尘一劫之劫数,而大通智胜如来去今之劫数乃更过之,其久远甚大如是。

    “我以如来知见力故,观彼久远犹若今日”。

    此显如来之智能见也。知见力、即如来之大圆镜智。佛智榇深,于古今刹海,皆于一念中等如显现。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我念过去世,无量无边劫,有佛两足尊,名大通智胜。如人以力磨三千大千土,尽此诸地种,皆悉以为墨;过于千国土,乃下一尘点,如是展转点,尽此诸尘墨。如是诸国土,点与不点等,复尽抹为尘,一尘为一劫;此诸微尘数,其劫复过是,彼佛灭度来,如是无量劫。如来无碍智,知彼佛灭度,及声闻、菩萨,如见今灭度。诸比丘当知!佛智净微妙,无漏、无所碍,通达无量劫”。

    初五颂、颂时久远,后二颂、颂己能见。见甲而遗乙谓之漏,见彼不见此谓之碍,佛以无漏、无碍之智,见彼佛及其声闻、菩萨之灭度,宛如见之于今日,所以为净妙之智也。

    壬二明大通智胜佛事

    癸一佛寿成道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妙法莲华经讲演录简介 >妙法莲华经讲演录目录 > 化城喻品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