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故事一
时多由诸路帅臣或知州兼任,南宋时多成闲职。节度使在唐代总揽一方军、政、财权,观察使为一道行政长官,二者到宋代都仅为武臣虚衔。⑤处置使:唐代初设各道按察使,开元时改设采访处置使,掌举劾州县官吏。后改为观察处置使,即观察使。⑥节度、观察两案:因节度、观察之职已分归总管司、安抚司,在各自司内分案治事,故称两案。支掌:幕职官节度掌书记与观察支使的合称。掌文案。二者不同置,一般有出身者为节度掌书记,无出身者为观察支使。推官、判官:亦皆为幕职官。前者掌本州司法,后者掌行政事务。⑦佐官:副职。⑧钤辖:又称兵马钤辖。为统兵官,位在都部署、部署之下。北宋时亦往往由文臣地方官兼任,后亦多成闲职。都监:又称兵马都监。性质与钤辖同,位在钤辖之下。【译文】我在担任鄜延经略使时,新建了一处办事机构,叫做五司厅。延州府的正厅是都督厅,治理延州的事务;五司厅治理鄜延路的军务,有如唐代的节度使等机构。所谓五司,指的是经略司、安抚司、总管司、节度司、观察司。唐代制度,凡方镇长官皆带节度使、观察使、处置使的职名。现在节度使的职权多归于总管司,观察使的职权归于安抚司,处置使的职权归于经略司。其中节度、观察两个机构及其所属的幕职支掌官、推官、判官,如今都仅仅治理州事而已。经略司、安抚司不设置副职,是因为地方的军事统领之权不可不专擅。都总管、副总管、钤辖、都监虽共同签署军事文书,却都受经略使的节制。银台司【原文】银台司兼门下封驳①,乃给事中之职,当隶门下省,故事乃隶枢密院。下寺监②皆行札子,寺监具申状,虽三司,亦言上银台。主判不以官品,初冬独赐翠毛锦袍。学士以上,自从本品。行案用枢密院杂司人吏,主判食枢密厨,盖枢密院子司也。【注释】①封驳:封还皇帝不适宜的诏令,驳回大臣有错误的奏章。②寺监:指的是太常寺、宗正寺、国子监、少府监等。【译文】银台司兼管门下省的封驳事务,这是给事中的职责,所以银台司应当隶属门下省,然而旧制却隶属枢密院。银台司行文到寺监都采用札子,寺监向它行文则用申状,即使三司向它行文也称上银台。银台司的主管不论官品高低,初冬时朝廷都要赏赐他翠毛锦袍。如果任主管的是学士以上的官员,那么就根据他原来的官品进行赏赐。处理公务时如果使用的是枢密院非主要官署的官员,则主管按枢密院的级别发给伙食补助,实际上是枢密院的下属机构。馆阁藏书【原文】前世藏书,分隶数处,盖防水火散亡也。今三馆、秘阁,凡四处藏书,然同在崇文院①。其间官书多为人盗窃,士大夫家往往得之。嘉祐中,置编校官八员,杂雠四馆书②,给吏百人,悉以黄纸为大册写之,自此私家不敢辄藏。校雠累年③,仅能终昭文一馆之书而罢。【注释】①崇文院:宋初承五代,仍以小屋数十间为三馆。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另选址重建,次年建成,赐名崇文院,迁三馆书籍于其中。真宗时曾因失火,临时建崇文外院。仁宗时故址修缮毕,复撤外院。神宗元丰五年(1082)改官制,崇文院改为秘书省。②杂雠四馆书:指以崇文院总领的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秘阁之书相互校雠。后又以诸阁书供校雠。③校雠累年:此项工作始于仁宗祐四年(1059),八年罢局。【译文】前代国家藏书,都隶属于几个地方,这是为了防止因水、火灾害而散亡。现在三馆、秘阁的藏书共有四处,然而都在崇文院中。其间国家图书多被人盗窃,士大夫之家往往可以得到。嘉祐年间,朝廷置编校书籍官八员,以四馆之书互相校雠,并配给书写吏等百余人,将所校之书全部以黄纸缮写装订成大册的书本,从此私家才不敢擅自收藏。不过这次校雠持续了好几年,仅能校完昭文馆一馆的书籍就停止了。内外制无职钱【原文】旧翰林学士地势清切①,皆不兼他务。文馆职任,自校理②以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梦溪笔谈简介 >梦溪笔谈目录 > 故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