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少许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原文】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译文】

    阳明病,脉象迟,汗出很多,微微怕冷的,这是表症仍未解除,可发汗,适宜用桂枝汤。

    【评析】

    本条讲阳明病兼太阳表虚的症治。

    阳明病并非都是热实症,也有虚症、寒症,本条阳明病脉迟,当是阳明寒症,汗出多,微恶寒,则是兼太阳表虚,营卫不和。所以说表未解也,表未解,自应发汗解表,但汗出已多,所以不用麻黄汤,而宜桂枝汤解肌表之邪。注家大多拟定阳明病为热实症,因而解释往往牵强附会。其实早在宋代的庞安常与朱肱等已经明确指出“阳明中寒,恶寒为病在经,与太阳合病属表,可发其汗”。如果是阳明热症,即使兼太阳之表,也不可用辛温性质的麻桂,否则岂不蹈“阳盛则毙”的复辙?

    【原文】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译文】

    阳明病,呈现浮脉,无汗而又喘促的,用麻黄汤发汗,就可痊愈。

    【评析】

    本条讲阳明病兼太阳表实的症治。

    【原文】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①,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淤热②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注释】

    ①热越:里热发越于外。

    ②淤热:邪热郁滞的意思。

    【译文】

    阳明病,发热汗出的,这是热邪能够发越于外,故发黄症不可形成。若仅见头部出汗,到颈部为止,身上无汗,小便不通畅,口渴想喝汤水,这是湿热郁滞在里,势必出现肌肤发黄。主治用茵陈蒿汤。

    【评析】

    本条讲阳明湿热郁蒸发黄的症治。

    阳明发黄,多由于湿热郁蒸所致。形成湿热郁蒸的条件,主要是无汗与小便不利,无汗则热不得越,小便不利则湿不得泄,湿热交蒸,郁而不达,因而酿发黄疸。但头汗出,齐颈而还,乃是因湿热内郁而熏蒸于上的缘故。里热炽盛,所以渴引水浆。治疗湿热发黄,要在清热利湿。本症治以茵陈蒿汤,取其苦寒通泄,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湿去热清,则发黄自消退而愈。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去皮)。

    右三味,以水一斗两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原文】

    阳明证,其人喜忘①者,必有畜血②。所以然者,本有久淤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注释】

    ①喜忘:喜,作“善”字解。言语动静随过随忘,即健忘之意。

    ②畜血:畜,与“蓄”字同,淤血停留叫蓄血。

    【译文】

    阳明病,健忘的病人,则体内一定有蓄血。由于淤血久停,气血阻滞,故使人健忘。其大便虽然硬结,但易解出,且颜色一定是黑的,宜用抵当汤攻下淤血。

    【评析】

    本条讲阳明蓄血症的成因与症治。

    【原文】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译文】

    阳明病,泻下之后,心中嘈杂烦闷,肠中有燥屎的,可用攻下法。如果腹部微满,大便必然只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伤寒论简介 >伤寒论目录 >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